網頁http://www.fu-rong.cn/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广泽尊王信仰在东南亚的历史传播与社会影响{轉]

二、广泽尊王信仰在东南亚的历史传播与社会影响
在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的传统信仰之中,广泽尊王信仰是其重要的信仰之一。广泽尊王信仰原生发于福建的南安地域,后来随着该地区移民的迁徙,逐渐传播到我国的闽南、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并同福建南安籍的宗亲团体和社会网络密切结合,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连结海外华人与祖籍地的重要精神纽带。
(一)广泽尊王信仰及其海外传播
在福建地区的民间信仰之中,广泽尊王被列为四大尊神之一,清代后期晋江文士杨浚编撰《四神志略》,即将广泽尊王奉为首位加以叙略,可见当时信仰之盛。
广泽尊王在福建闽南和海外广受崇奉,但他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民间神祇。其他民间的神灵大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成人转化为神祇受到人们的祭祀和膜拜,而广泽尊王却是由一位未成年的少年以仁爱孝心感动神明而在山上放牧时坐化成神,由此对闽南地区的乡间民俗、道德观念、行为规则和宗教信仰产生了长远的深刻影响,随着其信仰逐渐跨越地域其影响也广泛传播到海外。
广泽尊王原姓郭,传说其名“忠福”,约在五代时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小溪场金谷。成神以后,受到历代褒封,故又有郭圣王、圣王公等多种称号。自宋人王胄《郭山庙记》、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何乔远《闽书》至清末杨浚所撰《凤山寺志略》等文献资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由人成神的神秘经过:
宋人王冑《郭山庙记》最先记述了郭山祠的事迹:
世之士大夫,必庙食而封侯。非徒曰美秩徽号,端圭阜衮,蒙君之宠而已也。非徒曰洁粢丰盛,肥牲旨酒,享民之祠而已也。其劳在于国,其功加于民,则山河同其誓,日月同其休,是所谓垂名而不朽也,今郭山祠是已。其姓郭,幼名忠福,其爵侯,其庙威镇,其谥忠应孚惠。呈灵于五季,显迹于国初,庙额锡于绍兴之间,爵号增于庆元之始。迨今二百年间,国家宠渥,有加而无已,井邑香火,相传而不替,是岂无所自而然哉。生而英异,化而神灵,上则为国保障,佐时太平,下则为民休庇,相世荣达,御灾孚佑,福善祸淫,消水旱之虞,屏盗贼之患,利国安民。周且悉,悠且久,所谓聪明正直者也。则侯尔封,庙尔食,壮尔庙宇,永尔祭祀,咸曰宜哉。
该文记述了郭圣王的姓名、事迹、朝代、庙名与封号,并且认为“聪明正直”之人逝世以后被民众敬为神灵,可以起到“利国安民”的作用,名垂不朽,永享祭祀,实为大好之事。
《八闽通志》为现存福建全省首部地方志,由著名方志学家莆田黄仲昭编纂,刊行于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其卷七《地理志》云:
郭山在十二都,上有威镇庙,其神郭姓,故名。
又同书卷五十九《祠庙志》云:
威镇庙在县北十二都,五代晋天福中伪闽建。其神郭姓,生而神异。甫十岁,一日忽取瓮酒全牛登郭山绝顶,明日坐逝古藤上,牛酒俱尽。其后常见梦于人,因为立庙,号郭将军。宋建炎中,寇逼近境,民祷于神。一夕大雨溪涨,寇不能渡,有衣白衣乘白马者,诱贼他去,攻具漂荡殆尽,贼亦多溺死,邑以无事。绍兴间赐今额,累封“广泽孚惠忠应侯”。
《闽书》为晋江人何乔远所撰,《四库》作者称其“荟萃郡邑各志,参考前代载记,以成是书”。其卷九《方域志》“郭山”条云:
郭山有威镇庙,神姓郭,世居山下,生而神异,意气豪伟。年十岁时,忽取瓮酒,牵牛登山,明日坐绝顶古藤上,垂足而逝,酒尽于器,牛存其骨。已,见梦乡人,因为立庙,号将军庙,伪闽通文中也。宋建炎四年,寇汤勍逼近境,民欲遁走,卜神不许。一日大雨溪涨,寇不能渡,有白衣乘白马者,诱之浅涉,攻具漂流,黠者多溺死,盖神为也。其后累加“威镇忠应孚惠广泽”八字,王冑为记。
南安诗山凤山寺
其后清代乾隆年刊行的《福建通志》、道光《重纂福建通志》、乾隆《泉州府志》、康熙《南安县志》等志书都据以上文献对郭山庙和圣王公有所记述。
现今所见,尤以杨浚所撰《凤山寺志略》卷二《传略》关于广泽尊王成神的经过记述甚详:
神姓郭,名忠福,闽之南安人。先世周文王季弟封于虢为虢叔,或曰郭公,因氏焉。历六十余传,为唐汾阳王,数传至嵩公,始迁闽。再传华公,分派泉州,居清溪,代有令德。神父性孝友,无崖岸,常逍遥清泉白石间。神母感异梦而娠,后唐同光中二月二十二日,生于清溪故里,生即神异,气象豪伟,以纯孝闻。父薨,母携之居南安十二都郭山,山因神名。后晋天福初,当在丁酉戊戌间,神年十岁(《泉州府志》记为十六岁)忽携酒牵牛,登绝顶古藤上蜕化,时为八月二十二日,里人异之。伪闽通文中,见梦于乡,为立庙曰“将军庙”。宋建炎四年,寇汤某掠迫近境,民欲遁避,卜于神,弗许。翼日大雨,溪涨,寇不得渡。有白衣乘马者,诱之他去,黠者多溺死,邑赖以全。绍兴间,里人吴德以掾赴京邸,奉香火偕往,适帝宫灾,神麾白旗,火遂灭。有司以闻,光宗封为侯,廓庙制,赐额“威镇”,列祀典。庆元朝晋封王爵,累加徽号,敕凡三轴,藏黄氏家。宝庆二年,王冑梦神授以事迹,为作《记》,里人曾从龙书之。明嘉靖辛壬之岁,岛倭扰及诗山,相去二里许,永春寇吕尚四复起,多应之。乡大姓筑堡庙北,与里中三四百辈,避居焉。堡乏水,幸邻人率乡兵三百,夜半直趋庙门,毙贼十余人,逸去,因得汲。诘朝更番困之,火其庙,粮几绝,夜忽大雨,贼中火药骤烬,惊为神,乃遁。先是庙立二石,一为冑撰,一为抚干陈君说撰,皆宋碑,俱毁于倭,即三敕亦裂弃无存。众于是重新庙貌,佥事陈学伊记之,自宋至明,凡再拓也。神配曰黄氏,号“懿德”,五代闽王时,正月二十三日诞。幼即具仙骨,及长入庙坐化,因塑像祀之。宋封“妙应仙妃”,俗称“圣妃”,凡保国安民,妃预有力焉。
后来宋朝绍兴年间,封为“忠应侯”,并敕建威镇庙。庆元年间又有加封。至清朝同治九年,加封为“保安威镇忠应孚惠武烈广泽尊王”。
清朝时民间出现《敕封保安广泽尊王真经》,其内容包括净心神咒、净口神咒、净身神咒、安土地咒、净天地咒、祝香神咒、摄魔神咒、金光神咒、开经神咒等,其中颇多道教神灵信仰的内容,如《净身神咒》云:“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急急如律令。”又有《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保安广泽尊王灵济普德郭星君摄魔醒世妙经》与《宝诰》,后者云:
凤山大圣,雷部正神。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正一法王,考较善恶之籍。无为教主,报应祸福之由。摄伏魔精,驱除瘟疫。群生是赖,蠢动咸康。大忠大孝,大圣大慈。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南极都天。三界降魔,灵济普德。郭大星君,护佑天尊。
俨然已成为道教主管三界十方的天界尊神。
从神灵的社会功能来看,最初郭圣王只是泉州南安地方的乡村保护神,后来才随着南安地区移民的迁徙,传播到了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但是郭圣王或者广泽尊王的神祐作用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尤庇远人”,不但保护他的家乡民众,还要特别保佑离家远行的移民。《凤山寺志略》卷四记述说:
神十岁时将蜕化,请其母持一匏一书来,盘坐以待。母误匏为牛,书为猪,牵而至,为伸右足垂地,神目仰天,母槎令直视,故远人祷尤灵。
南安诗山凤山寺广泽尊王神像
广泽尊王这种突破地域局限的神祐作用,无疑会在当时产生极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样广泽尊王就从南安地域的乡村保护神演变成为神力广大的移民保护神,香火远播至台湾和海外地区。清代《南安县志》记载:“尊王每年八月祭墓,凡闽、浙、吴、粤及南洋群岛到庙瓣香者,以亿万计。”据统计,现今台湾全岛奉祀广泽尊王为主神的庙宇即达600多座,许多庙宇经常组团到南安诗山朝拜祖庭,仅2008年8月,台湾信众到凤山寺分炉展谒封茔的团队就有台湾一明堂谒祖团、台湾屏东水底寮广泽府五龙寺谒
祖团、台湾台南市广泽堂广泽尊王谒祖团、台湾保安堂谒祖团、台南夏林玉圣宫谒祖进香团等奉祖庙分灵真身回銮谒祖。台湾一明堂的主委汤靖翔深有感触地说:“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希望通过宗教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岸沟通联系。”这番肺腑之言代表了海峡两岸广大信众的心声。
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建有数百座凤山寺,祭奉广泽尊王。道光年间,南安人梁壬癸在新加坡建立了最早的凤山寺,据同治七年《新嘉坡重修凤山寺序》碑文记载:
原夫广泽尊王之于中国也,时当晋代,地在诗山,一凤遥看结成丹穴;全牛不见,化就道身。溯古迹犹彰彰可考,闻前言每念念不忘,此凤山寺之所由昉也。自是以来,雍在宫而肃在庙,赫厥声而濯厥灵,广泽纷纭,湛恩泽濊,上下沾濡,无分内外;而且永言孝思,使修明盛服,以承祭祀者,及乎其先,则非特千秋颂明神,亦万古称孝子也。而新嘉坡,我建人尤思之深,慕之切。道光丙申梁君壬癸,爰募众商,营立寺室,塑绘像形,仍名曰凤山寺,不忘本也。俾我建人敬奉朝夕,享祀春秋,并受其福;始作之功,岂不伟哉。然而历年多为日久,风摇雨荡,芳椽倾损,若不及早绸缪,则栋折榱崩,覆压是惧,欲以尊神,反以慢神,虽有寺亦与无寺等,其何以引馨香于勿替乎?从可知重修之功,不在治作之于下也,第费用浩繁,非一人之力所能独理,幸赖富户巨商捐资成美。外而规模,较前为尤大,内而节目,视昔益加详,则轮奂聿新,光浮俎豆,神灵永妥,庆衍民人,千祥云集,百福骈臻,安在外域尊王,不可匹于中国耶?谨将芳名勒石,以垂不朽。
据碑文落款可知,当年重修凤山寺者有大董事蔡鹏南、洪协发、傅成源、黄藏兴,大总理宋麒麟、王协泰、洪丰安、江锦兴等人。时间为“大清同治柒年岁次戊辰秋桂月谷旦”,即公元1868年。
东南亚奉祀广泽尊王的庙宇还有印度尼西亚的巨港凤山寺、北苏门答腊丹戎浮拉的凤田宫,菲律宾加牙鄢省亚巴里社的威明宫、大千寺广泽尊王庙,马来西亚砂劳越州的古晋凤山寺等,说明广泽尊王信仰在海外华人中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二)广泽尊王信仰与海外华人社会的网络整合
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居住地的生存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模式,这一规模庞大的人类群体既同原来的祖国和故乡失去了密切的生活关系和亲情的联系,又需要在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中全力拼搏以争取生存的空间,显然个体的力量无法实现这一生活的目标,因此族群力量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而在海外华人的生存处境中,这种特殊的族群生存之道就表现为华人社会的网络整合。
“社会网络”原属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使用范畴,意思是指“某种在时间流程内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国外学者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上世纪后期国外《社会网络》杂志的问世就是一个明证。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职的金耀基先生专门对海外华人社会的关系网络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认为网络结构是许多文化类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关系网却是中国式的网络结构,作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社会网络关系的结构,其关系的基础完全取决于有关个体共有归属性的特征。在我们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宗教信仰进行了初步考察之后则发现,这种“个体共有归属性”通常会比较强烈地表现于华人群体对原乡之地神明信仰的崇奉和祭祀之中。
广泽尊王原来仅是闽南地域的民间信仰神灵,经南安地区的移民传播到了海外以后,则逐渐衍变成为华人地域族群团结同乡、凝聚人心、联络故土、保佑平安、争取生存、寄托信仰的至尊神祇,呈现出强烈的“个体共有归属性”,表现为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海外华人社会网络结构。
自清代以来,广泽尊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会受到广泛的信仰和崇拜。根据著名德国汉学家傅吾康教授的考察和研究,马来西亚主祀或陪祀广泽尊王的寺庙多达数十座,其中较著者有吉隆坡增江凤山寺、东马古晋的保安宫、霹雳州太平地区的闽中古庙、马六甲唐人街的福广宫、槟城海墘郭桥头凤山宫、槟城大普公坛、槟城南安殿、槟城阴阳殿、槟城武哥隆区清龙殿、槟城福郭堂鲁国大夫庙、高渊凤山寺、纳闽圣王公宫、沙巴洲亚庇坡碧南堂等庙宇。而在新加坡则有南安会馆凤山寺、芋菜园圣王庙、威镇庙与凤山圣尊坛等华人庙宇供奉广泽尊王。印度尼西亚供奉广泽尊王的寺庙有南苏门答腊巨港的凤山寺、北苏门答腊丹戎浮拉的凤田宫、北苏门答腊棉兰镇莲寺等处。菲律宾的华人社会也流行祭拜广泽尊王,如加牙鄢省亚巴里社、历史悠久的威明宫,著名的大千寺、三宝颜凤山寺、荷彬际市凤山寺、吗拉汶凤山寺、马尼拉凤山寺、纳卯市凤山寺、邦邦牙省仙彬兰洛社凤山寺、邦省三度大千寺、怡朗通淮庙、巴西天灵古志殿包王府等处庙宇。另外,如泰国洛坤府北浪县的广灵庙、越南同奈边和市凤山寺、胡志明市凤山寺、文莱斯市圣后宫也奉祀广泽尊王。由此可见,广泽尊王信仰随着闽南地区的移民外迁流传到东南亚以后,在华人社会普遍流行,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华侨华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
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的宗教信仰大多源自其原乡之地闽南地域,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域、宗族、民俗与小传统的文化特征,传入所在国和居住地区以后,又融入了当地文化传统与民俗信仰的部分因素和内容,并由此与所在地区的华人族群和各类社团构成了广泛的社会网络。
1、凤山寺与会馆融合的社会网络。
凤山寺是源自闽南奉祀广泽尊王的信仰场所,而会馆是中国明清以后兴起的行业机构或同乡组织。具有民间信仰性质的凤山寺与有着同乡组织特征的会馆传播到了海外以后,其内涵与职能均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发生了某些变化。具有民间信仰性质的寺庙在宗教信仰的内涵之外,又增加了联络乡谊、聚会庆贺和文化娱乐的职能,而有着同乡组织性质的会馆又为了保护同乡平安和满足精神寄托的客观需要增加了宗教信仰的内容和安排,于是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会就产生了不少民间信仰的寺庙与同乡组织的会馆合二为一的特殊社会现象,而新加坡凤山寺和南安会馆的结合就是一个十分显明的例子。
新加坡凤山寺                    新加坡南安会馆  
新加坡凤山寺原建于清代道光十六年,即公元1836年。据《新嘉坡重修风山寺序》云:
原夫广泽尊王之于中国也,时当晋代,地在诗山,……永言孝思,使脩明盛服,以承祭祀者,及乎其先,则非特千秋颂神明,亦万古称孝子也。而新嘉坡,我建人(即“福建人”)尤思之深,慕之切。道光丙申(公元1836年)梁君壬癸,爰募众商,营立寺室,塑绘像形,仍名风山寺,不忘本也。俾我建人敬奉朝夕,享祀春秋,并受其福;始作之功,岂不伟哉。
当时建寺地址是丹绒巴葛青山亭,即现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所在地附近。1907年,因市区重建,风山寺改迁于摩哈末苏丹现址,在当时侨领林露等人的领导下,自1907至1913历时6年,历尽艰辛,建成凤山寺新庙。以后由于年代久远,材木渐朽,又经过多次重修。特别是2006年在南安会馆执监委员会的主持下,组成“新加坡凤山寺古迹重修委员会”,邀请新加坡吴作栋资政夫人为名誉赞助人,聘请中国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制定重修规划,并报请新加坡国家古迹保留局批准,延请福建泉州刺桐工程公司前往协助有关重修工程的材料、雕塑等工作,展开了大规模的重修工程。该工程于2010年初完成竣工,雕梁画栋,面貌一新,并于当年申报并获得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保护文化遗产计划大奖,赢得了属于最高荣誉的亚太区文化遗产卓越奖,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给凤山寺的嘉奖状上说:“凤山寺极为出色的修复工作,复原了晚清时期一座标志性的闽南风格寺庙,为新加坡社群和在这里落户的南安人,保留了地标性的文化遗产。”新加坡的华人社会通过凤山寺的重修工程而争取当地社区、新加坡社会和国家政府的关照和认同做出了一件饶有意义的工作和贡献。
华侨大学张禹东副校长与宗教学者考察新加坡凤山寺
新加坡南安会馆成立以后,展开了一系列联络乡谊、服务同乡、教育后代、解决生计等社会活动,主要有慈善、教育、青年、福利等方面的公益活动。(1)慈善活动。南安会馆慈善股每年逢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和八月二十二日庆祝广泽尊王千秋,招待会员与广大信众,加强乡谊联系,并在每年农历新年前颁发渡岁金予仅靠领取社会福利金的贫苦乡亲。(2)教育活动。凤山寺曾在迁址后的次年,因华侨儿童多没机会受教育,遂创办南明学校吸引了百多名南安及非南安人的子弟前来求学。创立南安会馆后专门设有奖学金,赞助成绩优异的会员子弟升学,受惠者除了一般中、小学生,也惠及在新马地区的华人大专学生。此外,会馆还设立出版经费,出版以中文撰写的学术论文、史料研究及文学艺术作品。(3)福利活动。会馆还设立了互助会,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精神,安排多种活动为南安乡亲服务。如在新加坡的南安乡亲遇有丧事,会馆都发动会员协办治丧会,慰问丧家遗属,分发互助金等。(4)青年活动。南安会馆专门成立了45岁以下的南安乡亲都可参加的“青年团”,希望会员不分彼此,以青年的生命活力和创新、创意的动力为南安会馆开创美好的远景。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实用编辑与中文写作课程、成立金童玉女俱乐部、华人传统节日诗签印行礼、会馆文化营、华族传统节日歌曲创作比赛、“清明怀古行”活动、与新加坡作家协会联办“古寺迎月”中秋晚会、父爱光辉晚会、母亲节联欢会、华族文化研究营、“种族和谐日”活动等,并配合会馆举办新加坡华乐团《潘秀琼音乐会》(为凤山寺重修筹款)、武术演讲会和《青年竞艺展才华》比赛(与七间闽属会馆联办)。青年团还秉承保留传统文化、促进家庭交流举办《古寺迎月庆中秋》、《摩天轮与河上游,齐家共乐乐悠悠》 等活动以及联办《冬至家庭日》。

南安会馆自成立之后,就与同样来自原乡之地的凤山寺建立了相当密切的联系。每年的广泽尊王千秋圣诞都联合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往往由会馆设法筹款赞助酬神演戏,再将余款用于慈善和助学等活动,数十年如一日。尤其在1973年凤山寺获选为新加坡“国家保留古迹”后即正式确定由南安会馆进行管理,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地缘、血缘与神缘的合一。
下面为新加坡南安会馆2013年全年的会馆活动,籍此可以了解南安会馆与凤山寺结合以后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
时  间
活 动 内 容
02月19日(星期二)
常委与各股主任扩大会议
02月27日(星期五)
第52届第1次执监委会议
02月24日(星期日)
新春团拜、颁发助学金、互助会第28届理事宣誓就职典礼
03月28日(星期四)
卡拉OK交流会
04月
第31期《南安会讯》出版
04月01-5日
(星期一至五)
庆祝广泽尊王圣诞千秋祝寿仪式
04月03日(星期三)
广泽尊王圣诞千秋庆典晚宴
04月07日(星期日)
清明祭拜三十一先贤
04月07日(星期日)
讲座:《清明祭祖话先贤—武吉布朗山上的南安人》
04月12日(星期五)
常务委员及各股主任扩大会议
04月26日(星期五)
第52届第8次执监委会议
05月26日(星期日)
2013年度常年会员大会,互助会会员大会
06月08日(星期六)
南风阁端午节晚会
06月14日(星期五)
常务委员及各股主任扩大会议
06月28日(星期五)
第52届第9次执监委会议
08月
第32期《南安会讯》出版
08月16日(星期五)
常委与各股主任扩大会议
08月17日(星期六)
中元祭拜与联欢宴会
08月30日(星期五)
第52届第10次执监委会议
09月14日(星期六)
中秋节联欢晚会
09月25、26日
(星期三、四)
广泽尊王圣诞千秋
10月11日(星期五)
常务委员及各股主任扩大会议
10月25日(星期五)
第52届第11次执监委会议
11月15-17日
(星期五至日)
林厝港功臣梁宙新书发布会暨展览会
11月22日(星期五)
常务委员及各股主任扩大会议
11月24日(星期日)
南安先贤梁后宙西北王之旅
12月06日(星期五)
第52届第12次执监委会议
12月
第33期《南安会讯》出版
12月29日(星期日)
2013年度特别会员大会暨颁发渡岁金
从上表可以看出,南安会馆和凤山寺无论在组织管理如定期召开执监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与互助会和开展常规的慈善活动和联欢会,还是举办广泽尊王的千秋神诞和中元祭拜等盛大庆典,都是一体举办的,呈现出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同乡组织和宗教信仰互相结合的特殊社会网络现象。
通过这些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和宗教信仰庆典的举办,南安会馆和凤山寺在敦睦乡谊、发扬华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促进新加坡的文化教育事业、公益活动方面,均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和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正如会馆的主页所宣示:“为发扬新加坡南安会馆的创会精神及保留悠久的传统文化,我们将集老、中、青三代的力量,不断引进优秀后进,策划健全的活动体系,并配合科技资讯,充分利用网络和世界的南安邑人联系,与时并进,肩负传薪的使命,引领新加坡南安会馆迈向21世纪,加强会员的团结、合作精神。”
2、同乡和族群构成的社会网络。
虽然凤山寺和南安会馆的信众和人员主要是从闽南南安移民到新马地区的华侨华人,充分体现出主要由同一地域的海外移民所构成的信仰网络和社会网络;但是广泽尊王信仰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其信仰不仅护佑南安地域的信众,而且早在当地就流行有“白目佛益外境”和“越远求越显灵”的传说,因此除了闽南南安的民众和海外移民信仰和供奉广泽尊王,其它地区甚至边远之地也有不少信奉和祭拜广泽尊王的民众。这种现象我们可从闽南和东南亚地区流传的两个民间传说加以考察。
据戴松村《郭山庙志》卷八《杂志篇》记述:
光续三年丁丑九月,有二人衣裳迥异,言语不通,到庙荐裸维虔,流连弗去,夜宿山头塔脚。主人诘之,因以笔代舌曰:“我蜀人也,家居摩天岭下,距闽七千余里。旧年瘟疫,呼吁无门,因设坛祷神。忽有神降坛鸾,称福建泉州郭山庙广泽尊王,感汝精诚,特来保护。蒙示灵药并御疫法,疫遂止。是举家性命皆王再造也,故不惮梯山航海而来。”於戏!借非王恩远被,何以万里输诚如此哉?
广泽尊王信仰自明清之时起,即有“护持远人”的传说,这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闽南地区社会人员流动的增加和工商业活动日益频繁的社会现象,杨浚《凤山寺志略》和戴凤仪《郭山庙志》关于蜀人跋涉数千里而至闽南祈祷祭拜广泽尊王的记载,就是这种社会现象在民间信仰中的映现。甚至出现“凡谒茔之岁,近如浙粤,远如蜀楚,即至外洋,白叟黄童,扶携跋涉,不惮千里”,人流如潮地赶赴闽南南安凤山寺进香的盛况。
新加坡凤山寺圣像对联
随着闽南地区赴东南亚移民的增加与居住地华人族群的频繁交往,广泽尊王信仰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的影响逐渐扩大,广泽尊王这种“护佑远人”的信仰观念又与后来产生的“护佑外邦之人”的信仰观念结合起来,于是广泽尊王的信仰圈就从闽南地域逐渐扩大至东南亚地区南安籍以外的海外华人社会,甚至还吸引了少数当地原住民对广泽尊王加以信仰,下面这条马来西亚古晋保安宫的传说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信仰现象的客观事实。传说一个渔民做了一个梦,只见一个身穿龙袍,童颜红脸的少年走上前对他说:“感谢大叔从大海中捞回我的神像,我乃广泽尊王是也,至此庇护海外侨民。”渔民一听惊醒过来,心里十分欢喜,第二天便请来华人长辈,许多华人兄弟和地方人士都到他家细察,有个泉州来的华侨说:“广泽尊王是福建南安凤山寺的郭圣王,是唐山老家的神明呀!”于是,华侨兄弟纷纷集资,给神像重新描漆上金,兴建一座保安宫,供奉广泽尊王。华侨下海捕鱼,上山采果,到街上做生意,都到保安宫行香;患病逢灾,也到保安宫乞求保佑,香火十分旺盛。却说砂劳越的地方长宫叫拉耶查理士布洛克,为官清正,爱护百姓。每日除处理政务之处,在清早之时,总喜欢骑马到郊外运动,锻炼身体。有一天清早,他途经保安宫时,忽然马的前蹄高举,状似朝拜,一连向前方叩首。拉耶觉得奇怪,透过薄薄的晨雾,他看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倚立于马前,他身上着一个红肚兜,上身赤膊,漫步走进宫内。“这是哪里来的儿童”拉耶觉得奇怪,便跳下马下宫寻找儿童,而宫里没有边门后门,不见儿童的踪影,不由得声声称奇,他随后询问邻近的街民。有个华侨对他说:“这里祀奉广泽尊王,一定是神明显灵啊!”拉耶听了也深信不疑。“番仔长官的马见了郭圣王,也要朝拜三叩首!”这个新闻在古晋传开了,到古晋保安宫的善男信女更多了,连马来亚人也来行香了。这个传说生动地说明,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中,不仅有着闽南南安籍的人信仰广泽尊王,也有不少闽南籍以外的华人信仰广泽尊王,甚至还有当地马来人受到华人信仰的影响而加入这一信仰的行列。到了嘉庆、道光之时,广泽尊王信仰在海内外已是“赫赫声灵震四方,郭山何处不朝香”的盛况,其信仰职能也从“保境安民”的“地区守护神”衍变成为“庇佑流寓之人”的海外侨民的保护之神。新加坡凤山寺有一副对联,“广泽英灵赫赫神威被四海,保安环宇昭昭圣德耀万邦”,其中所言“神威被四海”和“圣德耀万邦”,其信仰已昭然跨越了地区和乡谊的界限,广泽尊王的威灵已经能够庇佑“四海”和“万邦”的华夏子孙,涵盖了整个的海外华人族群,从而将同乡的信仰网络扩展至华人族群的信仰网络。
 作者简介:
黄海德,曾任中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教授,国立华侨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香港能仁书院院长;现为中国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副理事长,厦门市周易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汉学系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四川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通讯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 华侨大学哲学学院;
邮政编码:361021;
移动电话:86-186595-32933;
办公电话:86-592-6167007;
宅电传真:86-595-22691655
电子邮件:xinzhai@126.com
中南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七字聯集結

七字聯集結

善發性情方近道
能行忠孝即開顏

農功白髮三千丈
歌德煙花一萬重

澹月微雲能過雨
疏桐翠竹亦驚秋

半碗飽承先啟後
三杯幹繼往開來

世事洞明莫玩世
人情練達應助人

閒從世外觀今古
懶向人間問是非

留他日擔當宇宙
到我時掃蕩風雲

月從雨後皆奇夜
天向梅前別有春

心由青雲歸化去
人教明月上床來

文章自有千秋業
權力何無萬戶候

一塵不染何來垢
六欲能空即是仙

蒼石數峰宜架筆
綠陰庭院抱弦琴

學如不學為有學
言得其言亦無言

土豪焉知為仁少
頭大豈止碰壁多

世上名聯功力大
人間絕對用心多

行到水窮聞鬼叫
坐看雲起等天收

鳳至梧桐恩廣澤
山尊孝子感人間

公去大名垂宇宙
君從泰岳扭乾坤

再讀春蠶情作繭
又燃蠟燭血凝斑

秦王漢武荒唐史
霸柳紅樓迷你場

塵蒙地獄三千洞
血蓋青天第一冤

古寺新爐馨世界
小坑細水滿香江

化工奇摧枯拉朽
學院好破浪乘風

欲無後悔須看破
各有前因莫比人

詩琴伴酒皆拋我
山月斟茶最憶君

詩聯故國無窮恨
山帶殘雲一片秋

詩意遠闊雲煙淡
山岩斜出玉樓秋

詩聲已入庭前樹
山路遙尋嶺外人

詩文一讀千行淚
山水不流萬古愁

詩思放晴松日子
山碧飛影水扁舟

詩國棋盤杯對碰
山川樹寨石言奇

詩似冰壺清見底
山同野鶴遠離塵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一曲清唱/秒殺皇上

                  一曲清唱/秒殺皇上
*記香港福建體育會南音組*
           
南音/閩南熟語也叫:南曲!
                 南音本是中原調
             閩語正宗老漢腔
               



福建南音是第一批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四月三十日下午三點,我們來到北角蜆殼街福利大廈二字樓香港福建體育會南音組現場觀賞.
是日還有本港十多位大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觀摩學習.
                 

御前清客南音唱
五少芳賢孟昶郎 
文化傳承珠妙曲
共君斷約意情長
               


               此曲祇應天上有
               人間能得幾回聞
                     
 

郎尊藝界千秋祖
 君佑樂壇萬代興 
         (陳國雄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