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http://www.fu-rong.cn/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續8)


两地的民间交流。赴台湾民间信仰调研心得

 廈大07級工木工程糸 謝元平

厦门大学凤凰学子本次赴台进行民间信仰调查,收获颇多,感受颇多。下面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93从厦门出发乘坐轮船到达金门,一路上没多少感受。早上到达金门后往小金门的清水祖师庙进行调查访谈。刚到清水祖师庙的时候给人第一感觉是很小,规模没有内陆的大,不过保存,修葺还是完好,香火还算旺盛,常常有人来这边烧香求佛,专门有人在这边维护管理,每年还有专门的祭祀活动。据当地管理人员说,他们的祭拜都是求风调雨顺,保平安,或者卜卦什么的。了解知道那边的清水祖师都是从内陆的安溪清水祖师传承过去的,延续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庙宇建筑大致与内陆的雷同,辟邪,保平安,求风调雨顺使他们建庙的宗旨,因此屋顶都是具有盘龙装的鸢尾,并且呈马鞍状。
下午回金门去了保生大帝庙,寺庙里几乎没人,比较小。进去左青龙,右白虎,贡台上面有一个签筒,供来往人们抽签算命用,中间吴夲的雕像脸部黑色。闽南地区对抽签以及拜佛这回事非常严肃,他们拜神都是规规矩矩的,从外面拜进来,由主到次分别给各位神灵上香。据当地人了解了一些关于吴夲的生平事迹以及一些他的传奇故事,真受人尊重!
第二天去了台北艋舺龙山寺,进去第一感觉,寺庙相比其他的大的很多,里面香火非常旺盛,人来人往,据说日本人也经常来这边祭拜的,里面供奉的有各种神灵,主要是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些求婚姻的月老神,求财的等等。由于去的那天是周末,理事长没有上班,了解的事情不是很多,还不允许拍照。不过里面的服务人员很友好,给我讲了一些寺庙的扩建,祭拜,维持运转的相关事迹。来里面的游客对这些神灵都是很虔诚很恭敬的。还有一点是这边的寺庙都是不收费的,所有这些经费都是有他们委员会组织拿出来的,另外需要一些大型的修建,或者大型的活动经费就是靠一些有钱的信佛的人士捐献。
下午去了艋舺清水祖师庙, 艋舺清水巖祖师庙除了主祀清水祖师大小神像多尊外,并附祀关帝圣君、文昌帝君、大魁夫子、天上圣母、四尊者、福德正神等诸多神像;主祀的清水祖师为福建安溪县移民的守护神,清水祖师传说甚多,又称麻章上人、乌面祖师、清水真人、落鼻祖师、蓬莱祖师和昭应大师;清水祖师传说诞生于宋朝福建永春县,俗姓陈名应也名昭,施医济药、为民祈雨救旱,乡民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恩,在清水祖师所居住的蓬莱山石室建精舍,名为清水巖,成为安溪地方的守护神;据说每逢天灾巨变前,清水祖师便会落鼻示警,因此又有『落鼻祖师』尊称。艋舺清水岩的建筑风格是: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不同于一般庙宇坐北朝南的风水,整体建筑为坐东朝西,南殿两侧龙虎墙上有砖刻图案;艋舺清水岩内存有翁有来、翁有麟敬立的石柱楹联:『为清水,为蓬莱,此地并分 法界;是金身,是铁面,入门便见真容』以及前殿檐廊左墙上的砖雕为嘉庆22年的遗物,其它大多为同治6年以后所做;艋舺清水岩祖师庙原有三殿,后殿倒塌后现存为三开间两进两廊两护龙的殿宇建筑,前殿计开三门,屋顶用硬山翘脊,中门前立石鼓并有粗壮的蟠龙石柱一对构成入口檐廊;檐廊两侧山墙的砖雕图案上,额题嘉庆丁丑年桐月吉旦;正殿采用硬山翘脊屋顶,拜殿也有粗壮的蟠龙石柱一对,为同治7年戊辰(公元1868)所立,所有的建筑文物都代表着艋舺清水岩所经历过的历史岁月。
第三天到了早上起来乘车11点半到了台中,拜访台中禅寺。这是台湾最大最宏伟最气派的寺庙。进入大殿给人第一感觉是建筑物非常宽敞,视野广阔,不同一般的建筑,很多建材都是内陆运输过去的,据里面的法师说建造庙宇花了7年时间,全是石材,而且石材巨大,雕工精细,建造艰难。中台禅寺给人一种西方的哲学,不仅文化,建筑风格,还是传教方式,经营运转都是不拘一格。其发展也是极其有特色,相传弥勒佛祖,达摩祖师相传与印度,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都在慈济宫内有记载。保生大帝跟内陆的如出一辙!进门的四个大雕像石材来自三西,先雕刻好,再一块块卸载,运送到寺庙后再在中间用锁链扣住中心是柱子,外边镶嵌雕像,分别象征风、调、雨、顺!大门是高度达到十几米的钢铁铸成,门上有1200多颗门钉,象征祖师弟子众多。香火非常旺盛,每天人来人往,参观,拜佛求神的什么都有。里面主要供奉的是,弥勒佛祖,达摩祖师,关公等等~~~
第四天去了台南慈济宫,学甲慈济宫草建于明永历15年(1661年),是台湾保生大帝的开基祖庙,庙内保存800馀年历史的开基神像、己失传的叶王交趾陶、何金龙剪黏艺术及众多珍贵的古文物,名列国家三级古迹;庙旁的慈济文化大楼内,长期展出叶王交趾陶、县境内珍贵史料、寺庙文物及先民器物等,深具历史与文化价值。
  慈济宫占地千馀坪,庙体规模并不大,但庙前广场广达650坪,两侧竖立著一对雄冠全台的大旗竿,地下深9尺、地上高达63尺,为慈济宫救人济世的精神象征。保生有帝信仰于明郑时期随著泉州同安移民渡海登台,如今正殿内王祀的保生大帝神像,便是当年从福建省同安县白礁慈济宫分香而来,为宋代雕制的开基古祖庙神像,历史价值非凡。
下午了鹿耳门天后宫,进入大门给人感觉极其宏伟,分为不同的大小寺庙十几个,规模相当大,经过修葺几次能有想在的成就。香火也是非常旺盛。
台湾台南市安南区鹿耳门天后宫,于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郑成功登台后首建,由于历史悠久,妈祖威灵显赫,长年有大批男女信徒从台湾各地前来进香膜拜。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鹿耳门天后宫,最早建在郑成功登陆之地,即北汕尾屿,当时称作妈祖宫,奉祀天上圣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扩建为天后宫。公元1946年,妈祖宫庄民集资重建天后宫,次年春落成,恭迎鹿耳门妈(祖)回宫奉祀。
  鹿耳门天后宫,属南方寺庙之闽式建筑代表,具备三川五门、三川殿(前殿)、正殿(大殿)、后殿、左右回廊贯通,一气呵成之三殿式格局。正殿主祀鹿耳门妈(祖)、镇殿妈祖,配祀关帝圣君、延平郡王、水仙尊王、四海龙王、观音佛祖、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福德正神、财神爷、月老公、临水夫人、注生娘娘、太岁星君、文昌帝君。
  天后宫为闽式建筑格局为传统南方的寺庙建筑。传说明太祖朱元璋被元兵追赶到一庙中,仓皇躲进八仙桌下,仅见蜘蛛在结网,便说:如能保佑我不被元兵逮捕,日后必当报答洪恩。后朱元璋果真躲过元兵的追捕,于是在重修该庙时,仿照蜘蛛结网图像,于庙殿屋顶建一蜘蛛结网以为酬谢。
  天井为传统南方的寺庙建筑,除有采光、通风外,并象征步步高升之意。
天后宫的斗栱,由樟木雕刻,乃按中国古时建筑插笋结拼而成,有人 物、花鸟、吊篮、瓜筒等等,并用金泊一一装饰,外观显得金碧辉煌,灿烂夺目。
此次去台湾调研的总体感受就是那边人队民间信仰不亚于我们内陆,很多他们信奉的佛祖都是内陆传过去的,而且延续了内陆的风格。这也说明台湾人跟咱们大陆是一家,是同一个祖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过他们做的更前卫的是任何寺庙他们不收费,香火钱都是自愿给的,有心信奉的也不吝惜那点小钱。台湾都是把那些香火放在台机上,游客自己随便拿着上香烧纸等等。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不同时台湾的寺庙相对比较小,可能是地域问题吧,确实他们寺庙跟内陆的规模没法比,有些寺庙平时甚至都没什么人。不过在祭祀日非常隆重。他们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信仰习惯就是到这些特殊的日子会用花轿抬着他们供奉的神灵或者佛祖游行,因此寺庙里相应也多了一些上面写着“回避”、“肃静”的牌匾,作为游行时候用。关于习俗还有很多民间传奇故事。
再者就是信奉神灵佛祖的人对信神非常虔诚,他们对信奉的神做每一个法式都会毕恭毕敬的。这些可能对日本等外国人有所影响,很多日本人也常常回来台湾祭拜求佛,甚至一些很小的学生都会来祭拜。
此次赴台实践虽短短五天,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般地体验,但所见所闻仍令我感觉颇有收获,让我开阔了视野,亲身感受了闽台民間血濃於水之情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