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釣魚島對聯

日本當局扣我漁船;押我船長,又值''9.18''.國民同仇敵愾,一些行業紛紛貼出''抗日''對聯:

船長被押 有何顏面  ;  漁島不歸 負此頭顱  .              (髮型屋)

釣魚島 還 投箸而起  ;  大國民 恨 每飯不思  .              (大酒樓)

欲得天然 收復寶島  ;  要吃海味 必去釣魚  .              (珠璣苑)

赴島捕魚 一網打盡  ;  乘風破浪 滿載而歸  .               (晉江漁村)

洗盡國恥  ;  浴清枷仇  .           (足浴店)

國恨刻骨  ;  :魚污銘心  .          (刻印店)

是親是恨能鑒別  ;  誰敵誰友要分清  .           (眼鏡店)

丑末凈旦生 個個解數盡出力  ;  刀槍劍戟棍 件件拋身猶威風 .   :    (大劇院)

魚島起風雲 憂樂關心 知我毋忘天下事 ; 校園滿桃李 殷勤寄語 勸君惜取少年時 .      (某中學)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亭之聯對

                 亭.停也.歇腳妙地.試想想:在櫛風沐雨,長途跋涉,有處頭頂遮蓋的地方讓人抖抖,躲一下風風雨雨.該幾好寫意.亭,讓人溫馨,讓人留戀.可是在人生營營役役,無垠曠野,漫長的旅途中,就是沒有靠的''亭'',一停下來,也等於命歸黃泉,一命嗚呼.
香港人所說的手停口停,不外乎這事兒.

古獄饒冤氣 ; 空亭多枉魂 .

楊柳春風萬方極樂  ;  .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

海右此亭古  ,  濟南名士多 .

十里望梅空上渴  ;  一亭剪雪可充寒  .

滿眼篷蒿游子淚 ;  一盂麥飯故鄉情 . (葉向高.福州會館義園亭)

勝會重新,在紅藕花中,綠楊陰里;
清游自昔,看長天一色,朗月當空. (阮元.潯陽煙雨亭)

四萬青錢,明月清風今有價;
一雙白壁,詩人名將古無儔. (齊彥瑰.蘇州滄浪亭)

樽前帆影,檻外嵐光,數勝跡重重,都向江頭開畫本;
樓上仙人,閣中帝子,溯游蹤歷歷,又來亭畔吊忠魂. (鄧延楨.安徽大觀亭)

野煙千疊石在水;
漁唱一聲人過橋. (陶澍.豫園湖心亭)

篋無遺草斯真隱;
山有名花精不孤. (林則徐.孤山梅亭)

宦游到處身如寄;
農事何時手自栽. (林則徐.撫署竹亭)

秋色滿東西,自赤壁以還,與客泛舟無此樂;
大江流日夜,問青連而后,舉杯邀月更何人. (李振鈞.大觀亭)

在山本清,泉自源頭冷起;
入世皆幻,峰從天外飛來. (左宗棠.西湖冷泉亭)

憑欄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紅蓼花疏,白蘋秋老;
把酒對瓊樓玉宇,莫孤負天心月到,水面風來. (彭玉麟.西湖秋月亭)

戰艦列千軍,想當年小喬夫婿,破浪乘風,多少雄姿英發,今我戈船糸纜,吊古憑欄,嘆幾許事業興亡,祇贏得殘灰劫火;
湖天開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騖,無非活潑生機,誰家鐵笛飛聲,悲歌擊筑,把那些滄桑感慨,暫付與芳草斜陽.
(彭玉麟.潯陽望湖亭)

五千年皖公安在,地接東南,消除浩劫,選勝快登臨,盡鶴唳丹霞,鷗盟黃浦,拓此一亭佳景,蕩滌胸襟,寄語墨客騷人,莫辜負新秋風月;
卅六載賤子重來,天開圖畫,俯仰狂吟,憑欄休感慨,看龍山疊翠,鵝嶼浮青,騁我百戰壯懷,放開眼界,收覽練湖潛岳,依然是舊日山河. (彭玉麟.安慶大觀亭)

聽百丈濤聲最難忘鐵馬金戈萬里游蹤真腊棹;
揮滿堂毫翰果然是錦袍紅燭千秋高會裴亭鐘. (台灣裴亭)

島中有島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畫橋覽沿堤老柳十頃荷花食蕝菜香如此園林四洲游遍未嘗見;
霸業銷煙祥心止水閱盡千年陳蹟當朝暉暮靄春煦秋萌飲山水綠坐忘人事萬方同慨更何之.     (康有為.西湖小瀛洲碑亭)

雙飛兩虹影 ; 萬古一牛心 .  (劉光第.峨嵋牛心亭)

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
峽云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   (程頌萬.愛晚亭)

匆勿過客僕僕風塵停驂為頃刻勾留古驛荒涼受幾多瘴雨蠻煙快步還須赶上
碌碌人生重重山水載質作出疆計划前程遠大不經此虫叢烏道憂心也得追來

頓開塵外想 ; 擬入畫中行 .

如斯說,如何想,''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也!

想當年那段情末必如此  ;  看今日這般光景或者有之  .

[南方有台]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香港交易所

老友記黃世清馳聘股市近半個世紀,瀟灑自如,進退有度,倜儻風流,收益甚豐.而曰:非也.他自撰如下一副妙聯絕對:

鱷穴營生喘餘未忘之乎者

洋場徵逐時倦常思歸去來

''之乎者''VS''歸去來'',神來之筆!

美名''金魚缸'';真正''鱷魚潭''.那群張開血口大鱷,蟄伏等待獵物,拼個你死我活,每天沉淪在此殺戳戰場之中,無不膽戰心驚.然而,時有''斬獲'',一夜''暴富''者大有人在,''輸身家''也不乏有人,''數字游戲''也.此文主角黃君尚有''絕律'':

鬧市孤身肩過肩

披風沐雨鱷同眠

廾年顛沛廾年睹

是苦是酸也是甜

''犀利''咧!黃君之所以立足,五十年不退,正有''過人之處''.諸位看官,''博客'',一燦也.

附黃君提供兩副''絕對'':

心不善百跪百拜何益 ?

意己誠一炷一杯亦香 !         (佛堂聯)

兵臨娘子關英雄膽怯 ;

炮轟珍珠港美人心驚 .          (抗戰期間,賀某軍閥納妾)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茶對聯

               耐泡,有韻;常喝,留香.    

芳茶冠六清 ; 溢味播九區 .

泛花邀坐客 ; 代飲引清言 .

落日平台上 ; 春風啜茗時 .

寒夜客來茶當酒 ; 竹爐湯沸火初紅 .

一杯春露暫留客 ; 兩腋清風幾欲仙 .

何須魏帝一丸藥 ; 且盡盧仝七碗茶 .

鼓浪一統水 ; 安溪觀音茶 .

詩寫梅花月 ; 山煎感德茶 .

香分茶上露 ; 水汲石中泉 .

祗緣清香成清趣 ; 全因濃釅有濃情 .

美酒千杯難成知己 ; 清茶一盞也可醉人 .

石鼎煎香俗腸盡洗 ; 松濤烹雪詩夢初醒 .

小天地大場合讓我一席 ; 論富貧說坎坷喝他幾杯 .

四方來客坐一陣無分你我 ; 兩道是路喝三杯各自東西 .

野鳥啼風絮語勸君姑且息 ; 山花媚日點頭笑客不須忙 .

后會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語 ; 前程無限向前先問過來人 .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 ; 會心不遠欲登絕頂莫辭勞 .

兩腳不離大道吃緊關頭傾身認清岔路 ;
一亭俯視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趕上前人 .

世間重擔實難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
天下長途不易走梅花嶺上何妨腳歇來斟茶 .

來為利去為名百年歲月無多到此且留片刻 ;
西有湖東有畈千里征途尚遠勸君更盡一杯 .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賣針鼻鐵薄利祗憑微中削 ;
攜子飲茶者多同父飲茶者少檐前水點滴何曾倒轉流 .

南南北北總須歷此關頭且望斷鐵門限備夏水冬湯應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上天下地 ;
東東西西那許瞞了腳根試豎起金剛棒擊晨鐘暮鼓喚醒眼耳鼻舌心意六道眾生吃飯穿衣 .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民人''碎片

謹此所記錄一些人物,是因當年也曾叱咤風雲,時過境遷,日月易主,而今祗留下閃爍的碎片.


         陳聯芬 Chen Lianfen .字煉魂(一九○七 - 一九八九)。福建省南安市詩山鎮聯星村杏塘人。生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十一月(即公元一九○七年十一月).


          根據杏塘陳氏族譜記載:生於農曆一九零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卒於農曆一九八九年十月八日。


       近代華人生卒簡歷表記載:生於一九○七年一月四日。卒於一九八九年十月七日,國立政治大學畢業。一九二八年開始在福建省從事黨務活動,曾任國民黨廈門市黨部特派員,福建省黨部執行委員,訓練部部長,組訓處處長,書記長。一九三一年作為福建代表出席國民會議。一九四二年七月選為福建省華僑聯合會常務理事。一九四三年八月十四日至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五日委任為福建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一九四五年五月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一九四六年在職福建省參議會副議長,十一月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一九四七年底出任福建省黨部主任委員,此乃陳氏事業最高峰時期。次年蔣經國也被委任為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一九四八年三月至五月作為福建代表出席第一屆國民大會,並為主席團成員。去台灣後乃為國代代表。農歷一九八九年十月七日逝世.


附件:
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址 (抗戰時期的陳聯芬 )


位于思明区定安路71号。旧址系砖混结构西式四层楼房,座南朝北,占地面积246平方米,该楼建成于1929年,系台籍妇产科医生黄仔尾的诊所(名保生堂)及私人住宅。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加紧入侵闽南的准备,不断以飞机、战舰袭扰厦门。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厦门人民抗日情绪高涨,1937年7月28日,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选举执委69人,常委23人,国民党市党部特派员陈联芬任主任委员。下设宣传、募捐、慰劳、救护、救济、交通、侦察、粮食、国货、资源、财务等11个部。同年11月6日,上述前七个部改称工作团。中共厦门市工作委员会(简称厦门工委)根据中共中央“团结进步、争取中立、孤立顽固”的指示,采取公开合法斗争和秘密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团结广大爱国人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就掌握了后援会的宣传和慰劳两个工作团的领导权。在共产党员施青龙、洪学礼、林云涛、谢亿仁等同志的领导下,宣传、慰劳工作团出版了《抗敌导报》等救亡刊物,并深入街头及农村开展演讲及文艺演出等抗日宣传活动,组织大规模抗日游行及募捐慰劳公演,发动群众开展献金献力,慰劳前线抗日将士及金门难民等活动。


1961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会址建筑物本体。


来源 : 作者: 发布日期: 09年03月23日




(四)抵抗日本侵略  [摘自:廈門市志]  


民国26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才在庐山宣布抗日大计。于是,国民党、共产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此形势下,国民党厦门地方组织对抗日才有较明显的态度与行动。7月12日,国民党厦门市党部电慰在上海前线抗日的将士,表示“率民众誓为后盾”。7月20日,禾山直属第七区分部召开党员大会,动员募捐抗日,组建宣传队,会上有江维三、黄萃庭等10多人捐出金银首饰和现款。7月27日,市党部电告蒋介石,拥护抗战到底。7月28日,厦门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厦门文化界抗敌后援会成立。随后,妇女慰劳抗战将士总会厦门分会、厦门职业界抗敌后援会、厦门海员抗敌后援会相继成立。8月,上述各组织根据省指示合并为福建省抗敌后援会厦门分会。分会由厦门市长高汉鍫、市党部党务特派员陈联芬、驻军一五七师政训处处长李育培等3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分会常务委员会领导各工作团开展各项抗日工作。


同时,厦门市党部协助市政府领导的社训总队指挥部组建义勇队、壮丁队。8月16日,在市党部召开市妇女社训队永久队部队员大会,选举职员,宣布成立,并讨论非常时期的妇女工作。9月4日,市党部协同市政府建立厦门防空委员会,开展防空防毒宣传。9月初,厦门抗敌后援分会发通告盘查处理日货,登记39家,拍卖日货。9月26日,批准创办由共产党人洪雪立、谢怀丹等负责,民主人士参与的《抗敌导报》,积极宣传抗日。10月,厦门市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发起开展每人每天捐款1分钱运动。11月,又发起民间献机运动。12月2日,厦门市党部召集50岁以上老人举行抗敌宣传大会,散发抗敌后援分会印制的《敬望全省老人一致起来领导抗战》的传单。12月12日,市党部党务特派员陈联芬、一五七师政训处科长陈柏麟邀请20多位文化界人士开座谈会,会议决定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宣传民众与救济民众,并通过筹备厦门市文化界救亡协会,推举陈联芬、陈柏麟、黄绿萍、王连元等19人为筹备员,黄绿萍负责召集开会。


民国27年3月5日,市抗敌后援分会召集各部团联席会议,陈联芬、高汉鍫、韩文英等30多人参加。陈联芬主席对粮食、交通、资源及调查等问题作详细说明,并决定由各部团分别召集会议,拟具体工作计划。


5月10日,日本侵略军在厦门五通登陆。厦门军民虽经奋力抗击,终因双方力量悬殊,至13日,厦门全岛沦陷。国民党厦门党政军机关全部撤离,市党部主要人员撤至海澄县。


国民党厦门市党部撤设于海澄县后,继续开展抗日宣传、慰劳难民、揭露敌伪罪行,并派特工人员潜入鼓浪屿冒险宣传与刺杀敌伪人员等工作。民国30年1月17日,市党部行动组派人潜入鼓浪屿,刺伤日伪“厦门地方法院”院长黄仲康。同年1月8日,行动组配合其他武装组织潜入鼓浪屿,杀死鼓浪屿“工部局”日籍副总巡捕长中山贞夫。行动组长黄谦若因此得到福建省调查室的嘉奖。同年11月21日,市党部在海澄县海沧镇创办《前哨报》(抗战胜利后迁入厦门,改为《厦门民报》),发行人黄谦若,社长王哲亮。主要宣传抗日,报道厦门等地在日本铁蹄下的种种灾难。


民国33年,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派员督察厦门市党部工作情况,其《报告》中有如下记载:“领导同志相机消灭敌伪各种组合会社;鼓动民众反抗伪捐税征召,及拒用伪钞;利用民众商号住宅设立情报网、掩护网;劝导民众拒绝敌伪奴化毒化,及各种统制之阴谋设施,与劝导民众自动疏散,扰乱敌伪社会秩序。”“秘密设立市宣传总网一,再斟酌敌后形势分设厦、禾、鼓宣传区线三区,以下各组成分支线5条。对于经常进行宣传方式为:(1)将敌伪暴行罪恶事实,印发标语传单,大量散发;(2)利用敌伪弱点,运用敌动、伪军反正,及相机分化离间敌伪相互积忌,发生内哄;(3)扩大口头宣传,唤醒陷区民众实行反应心理;(4)造谣扰乱敌伪秩序,均有得到良好效果。”“严密锄奸团组织,相机膺惩倭首,制裁奸伪;训练下层干部,在敌伪各机关活动;以宣传与行动破坏敌伪各种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等设施;健全调查网,防止敌奸变动事项;扩展党员行动队组织,积极从事锄奸游击等工作;动摇打击各种伪组织,使其无法存在与建立。”


《中国国民党厦门市33年度游击区党务夏季工作报告》中有如下记载:“除第一、第五两区分布于龙、同、海前线各重要据点外,第二、三、四等3个区即秘密分布于厦禾鼓各市区村庄重点等地积极推进内战工作。”“策动党员打入内线,本季计策动混入伪保卫团者有苏漂云、许邦汉2人,伪新运分会者邱永灏1人,伪青少年团者杨吉宝、黄友定2人。”“秘密建立厦禾鼓防奸工作网3个,敌伪资料调查网2个。”“本季调查2次,一次汇编敌伪军事动态8起,二次2起。”


据当年统计,国民党厦门市党部5个区分部共组建18个行动小组,其中第一区分部2个组,计10人、枪3支;第二区分部9个组,计45人、枪28支;第三区分部3个组,计15人、枪15支;第四区分部3个组,计15人、枪9支;第五区分部1个组,计5人、枪5支。


国民党厦门市执委派遣潜伏沦陷区工作人员有陈西明、许邦汉、林永火、苏丕志、蔡嘉猷、黄国忠、苏漂云、纪国渊、任兆芬、洪春生、许培德、陈炳耀、许振耀、姚文彬、丘锡菲、林文艺。  


表11-2 1944年7月国民党厦门市党部表彰特殊勋劳党员名表


姓 名     年龄   职 务                          主要工作成绩


纪国渊     38      直属第二区分部书记    負责领导敌后鋤


奸、调查、组训等,工作努力,著有劳绩


任兆芬     32      敌后宣传员                     在敌后负责调


查、宣传、锄奸等工作,成绩优良。他被敌拘禁未释


邱来助     22      直属第三区分部监察员、中宣部闽粤区


厦门分处宣传员             民国31年破获沿海汉奸,特著


勋劳


附一:國民黨福建地方組織的演變


附二: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黃和德 huang hede(1903-1992).別名何得,南安詩山山一村元成人.生於1903年9月18日.(光緒二十九年八月初一.逝於1922年1月12日.).南安中學畢業.厦大嘉大肄業.曾任中國國民黨厦門黨部組織干事,思明縣黨部籌備委員.菲律賓西黑省抗敵聯合會秘書,菲律賓描市抗敵會副主席,中華商會秘書,廈門市總工會常務理事等職.1946年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去台後,曾任''光复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1954年遞補為''國民大會''代表.
 
       黃乾 Huang Qiao(1915 -       )字易采,福建南安人.生於1915.2.26 .福建學院政治系畢業.1941年任福建省政府民政厅科員兼股長.1943年入國民黨中央組識部受訓后任貴州省党部總干事.1945年2月任教育部科員督導員.同年1O月任南京臨時大學講師兼訓導.1946.7 - 1951.8月任駐日本代表團成員.之後出任台灣省政府專員.1960年任''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視察兼僑民函授學校校長.1970年12月任駐印尼商務代表團成員.1973年5月任''僑務委員曾''首席參事兼''中華函授學校校長.1979年5月任''僑務委員會''委員.1980年10月任''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84年10月去職.在1967年11月至1982年11月任''華僑救國聯合會''副秘書長,秘書長,華僑通訊社社長.
 
      黃天爵 Huang Tianjue(1904 - ? )字真我.福建龍海人.清.光緒三十年出生.厦門大學畢業.曾任廈大助教,菲律賓宿務中山學校校長,國民黨駐菲總支部執行委員,專任常務委員.1931年回國任國民黨中央党部干事,總干事,中央海外部處長,福建省訓煉團教育長,厦門市市長.1942年4月28日至1948年11月4日期間任福建省政府委員.1945年5月選為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監察委員.1948年當選''國大代表''.四九年去台后并任''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副委員長,1962年11月辭職.1978年任國大第六次會議主席團主席.


       黃鍚和 Huang Xihe .1919年出生,南安人氏.協和大學畢業,留學美國哥倫此亞大學研究院.早年任職於福建地方稅務部門.1948年執教台灣大學.後歷任''稅制改革委員會'',''經濟部'' ,''行政院國庫制度預算制度改進委員會''委員.1963年任台灣省財政廳稅務處處長.逢甲學院財稅糸兼職主任,后任中國國民黨海外工作會副主任.著有[財政學原理]等.


        陳文麟 Chen Wenlin.別號大成.福建南安人.約生於1902年.曾留學德國學習航空,1936年2月19日出任海軍部航空處處長.1949年去香港.


   1933年9月5日,青年飛行家孫桐崗自濟南出發,作全國飛行;9月11日,海軍航空處長陳文麟駕自製飛机''江鵲''號,自廈門飛南京,作全國飛行.9月21日''救國''號在杭州舉行命名禮;10月4日,孫、陳於鄭州會合;11月12日,''黃埔''一號在南京舉行命名禮.日本對歐美貨款支援中國(發展空軍及航空事業)提出嚴重警告.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史稿](修訂版)第266頁 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7月二版




       葉國強 Ye Guoqiang (1910 - 1985).字少雄.福建南安(金淘)人.生於清宣統二年三月初四.(公元1910.4.13)肄業新加坡愛同學校及菲律賓宿務中學.返國后考入集美中學,畢業於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回福建任金淘職业中學校長及[厦門日報]主筆.1933.11月十九路軍公開反蔣,葉氏任駐閩綏靖公署情報科長.37年抗戰爆發,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集團軍參議及南平警備司令部警務主任兼第八十師政治部主任.抗戰胜利后退役,出任廈門自來水公司总經理.1948年當選第一屆''國大''(農會)代表.去臺后歷任''國大''憲政第九屆委員會召集人,''光复大陸研究設計委員會''委員,''國大''第二,六次大會議案審查組召集人.1985年2月逝世.


    王津涯 Wang Jinya .生於1918年.籍貫福建南安.幼年就讀菲宿務學校,后返國入讀廈門鼓浪嶼英美書院.1941年赴重慶受訓.抗戰勝利返菲.歷任國民党宿務支部常務委員,''反共抗俄總會''委員,菲華商會宿務分會副理事長.1963年赴臺參加國民黨第九次全代會及''全球華僑反共會議.其職業為商人,主要經營機械.
抗戰時期響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參加於重慶陪都復興關(浮圖關)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第十五期,訓練中蔣委員長親臨點校。結訓後派至福州 考察,後返回菲律賓銜命於菲律賓宿務市組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占領菲律賓,與馬尼拉同志們負責情報收集工作。

1993年10月16日,王津涯組團(成員包括各界人士,僑胞共39人)訪金門,成為自解嚴以來最大團體之一.


      余石民 Yu Shimin (又名斐然)號子兵.福建南安詩山羅埔村人.生於1902年.據前山余氏(包括前坑,后山,羅埔)族譜記載:生於1904,逝於1951)黃埔軍官學校第二期輜重科,中央陸軍輜重學校第一期.軍事委員會輜重交通班第`四期畢業.參加第一,二次東征及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團輜重隊長,總司令部第一輜重兵團營長,國民黨南安縣党部書記長.1928年任南京中央軍官學校政治訓練處總務科科長,黃埔同學會杭州辦事處上校主任.1935年任共青團福建支團干事,福建保安第一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抗戰時期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戰地政工服務團團長.第三戰區政治訓練班少將副主任.抗戰勝利後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執行委員.1949年前后留在廈門為(中共)工作.1951年在鎮反中被槍斃.享年四十七歲.
黃埔軍校第二期是1924年8月至10月分批入校,學生由地方兩黨組織推荐有為之青年,也可以說是進步青年,先在地方考取,至廣州复試體檢.二期收生453人,其中福建6人.(一說畢業449人),學習科目分步,炮,工,輜,憲五科.修業原定六個月,后因直接參加第一次東征,邊戰斗邊學習,直至1925年9月6日才正式畢業.其間從收复潮汕,又參與平定滇桂叛亂及沙基反帝游行.二期畢業生大多分配到第一軍充當骨干,在其后工農運動成為巨大動力.
                                                               
                                                                 
[黃埔將帥]記載:陳靖遠,字克明,22歲.籍貫福建南安,通訊地址廈門南安詩山霞宅鄉進化幼稚園.


陈拔萃(1904-1966)字超远,籍貫福建廈門,通訊地址南安詩山霞宅鄉.




上校副司令。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生。任党军新编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党代表。第八团团党代表、上校职称。后荐任中央四十九师第二九三团团副兼第一营营长。奉命任中央军校成都分校队长。委任福建省保安处上校教官,第四、五行政区上校保安副司令。久历戎行,众望素孚,举为南安县参议长。热心桑梓教育、历任成功中学、鹏峰学校董事长等职。1949年旅居马来西亚,矢志拓展商务,事业颇为发达。


兩位陳氏均係黃埔第三期步兵隊同學.
第三期由1924年冬陸續進校.錄取1,300人,先接受三個月教育訓練,經考核合格才轉為正式學生,1926年1月畢業人數了為1,233人.分設步兵,騎兵二科.期中除參加東征總攻擊,又擔任市區治安,警戒任務,畢業後都數獻身於地方工,農運動,有的甚至打入敵軍內部從事地下工作.他們在北伐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


時任廈門田糧署署長陳鴻鈞其父陳遠札去世,陳拔萃(將軍)騎馬到杏塘吊喪,且紅綾絆甲宣讀祭文.


黃埔將帥記載南安籍尚有:李文祥,21歲,字定甫,通訊地址泉州城內路下沟. 黃濟英,25歲,通訊地址台北市人船町三丁目百三十番地.(两位係黃埔第三期步兵隊).吳毅,字鐵毅,19歲.通訊地址泉州西門外西埔鄉.係第三期步科第一團.




參考[民國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