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血色聯對 . Scarlet Alliance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
新社會建設燦爛輝煌     湖南桂東沙田戲臺.1928年3月毛澤東在此演說,故有此聯.

羅霄春濃整頓軍風星火燎原驅虎豹
沙田水暖嚴明紀律紅旗匝地變滄桑               沙田萬壽宮        周淵龍

多栽大樹留公德
少拷小紅不折騰                   無題       雨行者

十年天地干戈老
四海蒼生痛哭深                   海上       顧炎武

目不識丁頭方有腦遠交近攻華威洋溢隻手當真撑廣宇
錢能使鬼權可推神紅樓浮躁黑洞囂張倀聲賴假笑官塲               無題         佚名

一呼站起來開天辟地君真健
獨步傾斜去禍國殃民你是魁                      挽毛澤東                夫子

執行國法惩污吏
拿下昏官做主人                            礦難                    雨行者

少年往事貧猶怕
老子於今貪不驚                             無題                   雨行者

滿面淚涎臨行扶起嬌無力
周身民膏待死燃臍臭有餘                             無題                   雨行者

警告貪官莫視青山私家畫
留言大眾長流綠水不老方                            環保                    雨行者

金山自古一條路
宦海從來久立寒                          無題                     雨行者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大興文革''八三一''慘案


1966年8月27月至9月3日,大興縣先后發生時任領導,包括縣,公社,大隊三級干部及一些中學(黃村中學)紅衛兵殺死,打死''四類份子''及其家屬子女324人,其中男233人,女91人,年齡最大80歲,最小僅出生38天.共涉及171户,其中被殺絕19户.這就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豐功偉績!''
此''革命領導干部'',''革命戰士''打殺方法各種各樣,用棍棒,皮帶,鐵鍬,鋤頭把人打死;用繩子把人勒死;用''鐵拳頭''把人打死,用腳把人踏死,用水把人浸死.........
領導干部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革命行動'',縣公安指導員陳某,治安科長張某親臨現塲指示:打死壹佰捌拾個還不够.8月28日,蘆城公社后辛大隊在支部書記張某和武装部長何某,黃村公社書記武某,聯合名大隊民兵一起行動,即日有23人被打死.29日,李庄子村8人被打死,東方紅公社一天打死53人,接下又打死34人.大辛庄公社領導干部胡某指揮下,8月31日夜,全公社共打死110人.(故稱831事件)
具體被打死地區人數:大辛庄鄉110人,北藏村95人,蘆城鄉44人,黃村鎮35人,紅星區25人,垡上鄉2人,南各庄鄉2人,長子營鄉1人,禮賢鄉2人,半壁店鄉1人,安定鄉2人,青云店鄉2人,榆垡鄉2人,林業局1人.這些被打死的身份:''四類份子''110人,家屬子女134,其余者''非我族類''.

未了,也得看一下''結局''.小時候看戲,大人提醒:奸臣若不殺,毋拆戲棚枋.對于''831'',北京衛戌區,縣市多級領導從1967年至1978年多次派調查組專案(深入)調查處理.需負上責任的人78人,黨員64人,群眾14人,其中判刑38人,黨員24人群眾14人(百分百)最高刑期12年.其他開除,警告亦不必在此贅述.古云:眾軍殺人,罪歸主將.誰發動''史無前例文化大革命'',誰發出''最高指示'',林彪,陳伯達無非替死鬼,江青四人帮罪該萬死!俗語說:土地公毋出聲,虎也毋敢咬人.有對聯這么寫: 一呼站起開天辟地君真健;獨步傾斜去禍國殃民你是魁.千真萬确,一擲即中.

有人也許說,鄭義[紅色紀念碑]是''作''出來的,這里的資料是從''縣志''得來的,這目前還是''禁區'',好多方志不能記,不敢寫,(湖南有記載一些.道縣最全面,數千人被殺害,嘉禾縣也涉及,幸被支左部隊及時制止.武崗縣在1967年8-10月,有87人被殺害.零陵縣有200多人被殺害,常陵縣也有70多人被殺害.).如果各省市,地區有建''文革紀念館'',那真正是''罄竹難書'',滿紙(屏)流血.鳴呼哀哉!!!

注:文革大與,湖南道縣慘案調查請瀏覽:
http://space.itpub.net/68412/viewspace-45745


欒城楹聯

古廟無燈凭月照
山門不鎖待云封                  趙李莊八蠟廟

我若賣法腦凃地
爾敢欺心頭有天                   張傳珏 . 縣衙大堂

施慈悲救苦救難
降甘霖育物育民                    于底村石刻

黨倡三通普天喜慶千秋業
國行二制遍地歡呼萬代功                         張中靖 . 河北迎春征聯一等獎

國強憑善政
家睦靠祥和                       張中靖

官清風正民心順
策善政廉國運昌                       張中靖

春到太行無心行
月見滹沱有意停                        張中靖

白蓮拒腐潔玉體
紅梅傲霜凝香身                        張中靖

青春有限勿忘刻苦勞力
事業無窮當思發奮圖強                張中靖

憑質量貨發天涯海角
靠信譽物暢大江南北                     賈佩英          河北迎春征聯紀念獎

南巡箴言激民志
奧運雄風壯國威                             賈書義          河北迎春征聯紀念獎

激清揚廉樹正氣
惩腐罰惡滅歪風                            解恵敏            河北迎春征聯紀念獎

(不得不說,反腐倡廉,歌功頌德也要靠''譜'',如斯得獎,何以服人,愧對先人.)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金門楹聯

宇宙大文章莫過乎是
古今真學問幾見其人                        中正圖書館

聽午夜書聲捲簾明月邀將至
述六朝勝蹟開口青山跳出來                            古崗樓

榕樹陰中春酒綠
園花香裡夜燈紅                    榕園

上下古今讀宇宙
布衣蔬食樂逍遙                     吳公亭

以上為謁金門(書題聯句)    王軼猛

民俗文化村 .武館:

稱百世雄名揚四海
是萬人敵力挽千鈞

愛閑拋寸碌
樂靜惜余年                    休閒館

分擔家國平章事
載咏河洲窈窕詩                     喜慶館

海日騰空三經煖
珠光輝映當家春                       海珠堂

長城海上喜開樽結伴來游民俗村
華屋山丘相掩映觀光先到古衙门                   古官邸

金身要認定本來面目
明法須抱著無畏精神                       金剛寺

長劍一杯酒
高樓萬里心                             烈嶼文康中心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續9)

  鳳凰學子,走進臺灣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鳳凰長城暑期實踐隊閩台行紀事   



經過多方努力,花費我們諸多心血的赴台調研計畫終於可以成行。不過啟程前又出了點小風波。隊伍本來定於09月02日出發,不料當天風雨大作,報導說三大颱風席捲閩台,我們的行程被迫取消。想起09月01日新聞報導臺灣宜蘭發生地震。此番又來颱風,一群人心裏多少有些忐忑不安。所幸,09月02日早上天氣即轉晴,直到登上前往金門的船,一行人的心方才安定下來。真可謂是一波三折。



金門夾在閩南和臺灣之間,尤其與廈門門對門,金門通行閩南方言廈門話,不但語言相同,而且風俗習慣包括民間信仰都可說相當一致。據說金門當地有句俗諺:“無宮(寺廟)無祖厝(宗祠),不能成鄉里”,村村有廟,村村有宗祠便成為金門傳統村落中獨具特色的景觀。鑒於金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在閩台兩地的民間信仰交流中也許也有特殊的作用。為此,我們在金門選取了兩座廟——烈嶼鄉清水祖師廟和金城鎮大道宮進行調研。


烈嶼鄉清水祖師廟位於金門離島烈嶼鄉,抵達該廟時,一群人都有大跌眼鏡之感。原來只是一座很小的廟,幾十平方米左右,完全不能與大陸動輒幾百幾千平米的宮廟相比。往後的所見廟宇都印證了我們這一最初的印象——與閩南寺廟相比,臺灣廟宇大都規模較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座清水祖師廟小巧玲瓏,精雕細琢,色彩斑斕,頗具匠心。廟外左側長長的告示欄黑色大理石上刻有清水祖師事蹟以及很長一串捐款名單。廟門打開,廟內無人,但整個廟一塵不染,乾乾淨淨。供桌上放有香和金紙,還有打火機,導遊講,那是任人取用的。這一來讓人感覺相當細緻體貼。主殿正中端坐著主神清水祖師,只是旁邊還有兩尊不一樣大小的清水祖師像。主殿兩側還供有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神。牆的四側長方形石板上雕刻著各種人物故事,都是中國古代經典人物事蹟。導遊解釋說,金門地方小,大人都出島謀生,留下老人和小孩,爺爺奶奶閒時就領著孫子到廟裏,指著板畫,講忠孝節義的故事給他們聽,以此教育小孩。抬頭不經意間,我們看到了頭頂各面牆上都貼有一張紙,紙上畫有兩把剪刀,一個瓶子,畫得很質樸,與寺廟內精美細緻的佈置不大協調。原來是取閩南語剪刀的“剪”音“家”和瓶子的“瓶”音“平”,合為“家家平安”之意。畫雖簡單,卻傳達出了祈求神明保佑家家平安的大眾願望。稍後熱心的導遊為我們找來了寺廟管理人和幾位附近的村民。原來臺灣寺廟都有專門的管理委員會,平日有專門的人負責寺廟的打掃清潔開門關門工作,重大節日或廟宇修繕,則由管理委員會負責活動的安排以及資金的募捐。通過與負責人及村民的交談,我們瞭解到,該廟自建廟以來已修繕過多次,最近的一次修繕是在兩年前,修繕費用由信眾捐錢及村民集資構成。原本寺廟規模更小,只有現廟的三分之一左右,廟也比較簡陋,木質結構。此番修繕不僅擴大規模,而且改成鋼筋水泥仿木式,以便防蟲防水防白蟻。風格上融入臺灣風格,力求色彩鮮豔,精雕細琢。以為是村廟,平常拜拜以村裏中老年人為主,不過重大節日年輕人也會積極參與。說到與大陸聯繫,一位阿公說廟裏第二大的那尊清水祖師神像就是由廟裏現在供奉的半仙仁伯從祖廟背來金門的。仁伯也因這項公德而被鄉人塑像參拜。阿公還說,另外兩尊中的小尊神像方便外出巡境用,大尊正中大尊神像則是後來塑好在寺內供奉用的。而廟裏去年就已有到安溪清水祖廟進香謁祖,秉承好事做到底的習俗,廟裏接下來的兩年都會繼續到祖廟進香交流,以期“三年到期,公德圓滿”。



金門人的好客熱情在這幾位鄉民這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有問必答,訪問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導遊催了多次我們才離開。一行人都覺得很有收穫。顯然,我們的臺灣之行有了很好的開端。


下午,我們前往金城鎮大道宮。沿途各處可見像清水岩那樣小小一座矗立在鄉間的廟,印證了村村有廟的傳說。金門民居很多也是閩南古式的,畫著彩繪,蓋著瓦,和廟宇、宗祠混在一起,乍看有點難以分辨。後來知道,民居屋脊是圓圓的馬尾脊,只有廟宇宗祠才能是翹起的尖尖的燕尾脊。明清時代,在福建南方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有廟宇、祠堂或者中了舉人的人家,才能蓋燕尾型的房子,一般人家只能蓋馬背型的。習俗流傳至現在,可見金門人對於神明對祖先對功名的崇敬。車子往高的方向行駛,終於在樹木環繞的一幢幽靜的廟前停下,這便是金城鎮大道宮了。大道宮比清水祖師廟大的多,格局更像閩南的村廟。但顯然比清水祖師廟舊得多,木結構上的紅漆多處已有所脫落,斑斑駁駁的,也沒有鋼筋水泥的痕跡,只是土牆、木柱、石板。早期的金門寺廟建築風格顯然是更親近閩南的。廟門右邊貼著重修募捐的告示,預告今年下半年將動工修繕。心想修繕後的大道宮想必也會小巧精緻,金碧輝煌吧?只是眼前這古樸肅穆的小小廟宇讓人心裏頓生崇敬之意。大道宮的門檻很高,導遊說因為人跨門檻時身子前傾,一腳屈膝,由此顯出對神明的尊重。天井中間擺著“保生大帝,肅靜回避”的牌子,這是保生大帝廟較其他種廟的獨特之處。正廳“保境平安”的牌匾引人注目。供桌上照例有香,有金紙,有打火機供人取用。導遊說,臺灣寺廟一律免費開放,不收門票,香和金紙也有委員為提供,完全不同於大陸的又收門票又要自購買金紙。大家正為找不到廟的管理人而遺憾時,猛然廟門內左側桌子上放著一些書。原來是關於本廟的專門雜誌《保生大帝廟專刊》《保生文化祭》《活動專刊》等,書裏圖文並茂,記載著


本廟歷史及歷年活動等,還刊有專家文章,相當的詳盡,總算彌補一點不能見到管理人的遺憾。從書中可知,早在90年代,大道宮就已有前往祖廟進香拜謁的活動,也積極參與保生文化濟活動的舉辦,兩地的聯繫相當密切。每年春節村裏還會舉辦一系列專門的慶典活動。小小村廟,而能讓鄉村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保生大帝信仰可謂功不可沒。在大家收集好材料返程途中,我們幸運地採訪了一戶人家。湊巧的是,該戶人家正在準備即將到來的保生大帝慶典祭品,多虧該戶人家,我們有幸瞭解了該廟跟多的歷史、祭拜、儀式、慶典乃至乩童等多方面的內容。



09月04日我們從金門乘飛機來到臺北。中午時分,我們抵達鼎鼎有名龍山寺。龍山寺內主祀觀音菩薩,並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堭爺、注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為典型神佛合一之寺廟。一般來說,佛道不相容,寺是佛寺,廟是神廟,互不相干。但是龍山寺卻將佛教與道教相結合,神佛和諧相處,相當獨特。這或許要從龍山寺的歷史來解釋。龍山寺始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當時臺北萬華一帶居民,以原籍福建省晉江、南安、惠安三縣的人為多。生活在萬華的福建人,統稱為“三邑人”,或“頂郊人”。他們為了求助神靈的庇護,一起赴晉江縣安海鄉的龍山寺,恭請觀世音菩薩分靈到臺灣興建龍山寺。



閩南人信奉神明更傾向於多神,那麼龍山寺這種神佛合一的情況或許能夠由此解釋。未進龍山寺,臺灣導遊再三鄭重交待,臺灣的廟一般有三個門,一個大門,一左一右兩個偏門。正門人是不能走的,是給神明走的。而按左青龍右白虎的規矩,人面對廟門,應該從右門龍口進從左門虎口,若反過來就是跑進虎口,不吉利了。導遊是年輕人,一臉鄭重,讓我們也鄭重起來了。一行人乖乖地從右門進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副熱鬧非凡,香煙繚繞的景象。徒手拜的,燒香的,無體投地跪拜的,盡顯虔誠。我們9個人立馬分好組,找管理人的找管理人,採訪信眾的採訪信眾,分頭行動去了。我是負責拍照的,就慢慢地沿著寺廟走了一圈。龍山寺寺廟採取三殿式建築格局,由前殿、後殿、左右護室及中央正殿共同組成,呈“回”字形。整個殿堂氣勢宏大莊嚴,隨處可見精心雕飾的石雕、木雕、瓷雕。前殿門前豎立有臺灣僅見的銅鑄龍柱一對,中殿有銅鑄龍柱四對,雕工精細,栩栩如生。雕工最為考究的是大殿的藻井和神龕,蜂集其上的木雕精細到連人物服飾的衣褶細紋、鳥獸的羽翎趾爪、花木的葉瓣脈絡都清晰可辨。中央正殿供奉主神觀音菩薩。後殿一系列隔間分別供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堭爺、注生娘娘等神。整個殿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讓我有些詫異的是,人群中有相當多衣著時髦的年輕人。中央正殿前的天井上擺滿貢品。我們的隨行導遊是泉州南安人,感慨說,佛教不主張殺生,是戒葷的,祭拜的貢品也理應是素的。現今閩南人家拜拜時卻沒什麼講究,葷素摻雜,一派胡來,可見臺灣人還是虔誠一些。我細看那些貢品,果然都是素的。拍照間隙,還碰見不少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以及說日語的日本人。這座能讓信徒各取所需,建築上又精雕細琢,極盡華麗的寺廟,不僅成了人們的宗教活動中心,而且儼然也是頗吸引人的旅遊觀光之地,無怪乎名揚海外。



在龍山寺逗留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隨即前往艋胛清水岩。艋胛清水岩因作為電影《艋胛》的拍攝地而讓我們多了一份期待。在臺北的清水祖師廟中,以艋舺祖師廟、三峽祖師廟與淡水祖師廟三地最為重要,其中又以艋舺祖師廟最具歷史特色,象徵泉州三邑人、同安人、漳州人與客家人外的第四種移民勢力,還見證了「頂下郊拼」——一場影響臺北歷史甚钜的械鬥事件。《西螺七嵌與臺灣開拓史》載:“咸豐3年,淡水漳、泉械鬥、焚燒艋舺祖師廟。”萬華艋胛區一直是臺北比較亂的地區,艋胛清水岩祖師廟座落其中,廟口即是魚龍混雜的萬華街。歷史上祖師廟歷盡幫派鬥爭、戰亂、颱風的洗禮,反復興建修繕,廟中祖師爺想必看盡滄桑事變。電影《艋胛》諸多場景安排在廟內,行走江湖放蕩不羈的黑幫兄弟卻也手持香柱,虔誠拜神。不禁令人感歎,人始終需要精神的寄託。不巧的是,那天是週六,沒有專門的駐班講解人員,只有兩名看門人。又逢鬼月,廟內無人祭拜,有些冷冷清清。相比此前的龍山寺,艋胛清水岩顯然更偏向於是信徒膜拜的聖地。廟內的廟柱,匾額、供桌,包括精雕細刻的裝飾物都留下了時間和香火的痕跡。有些字經煙薰火燎多少有些模糊,想見彼時香火之盛。廟內七八尊黑面祖師端坐于前,早已知道,這些神像用途不同,有的用於巡境,有的用於廟內供奉。但那麼多祖師端座在你面前,不由你不產生一種敬畏之心。燒完香後,我們慢慢地欣賞起祖師廟內的匾額楹聯起來。廟中有四大名匾:“功資拯濟”“跡著小姑”“仁昭宇宙”“恩身淡海”。懸掛於正殿的「功資拯濟」匾額,是清光緒皇帝因中法戰爭淡水告捷,所賜之皇帝御筆匾額。“本清水岩,名淡水寺;辟草萊地,造蓬萊山。”“佛是祖師,我先人已稱弟子;岩乃清水,此淡地好溯源流。”“為清水、為蓬萊,此地並分法界;是金身、是鐵面,入門便見真容。“這些聯或詠歎先人陳跡,或記誦祖師公德,鐫刻在烏黑的柱子上,顯出一種年代久遠之感。取完資料,與附近居民作了簡單交流後,我們離開了這座肅穆寧靜的古廟。佛教建築另一钜作。



講解員帶著我們參觀了四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尊尊用從不遠萬里運來的特殊石材雕刻的佛像,令人佩服建築該廟的人所不惜耗費的心血。尤其那四尊又是柱子又是神像的四大天王,都以山西黑花崗雕制,高度約12公尺,重達100多噸!寺內不行香火,完全不似古色古香的傳統廟宇,而更像西方殿堂。不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座寺還自辦小學、中學、高中。小學教授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四門外語,實行先進齊全的教育制度。佛寺而辦學,相當的有特色!



隨後,我們到了鹿耳門天后宮。臺灣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於明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登臺後首建,由於歷史悠久,媽祖威靈顯赫,長年有大批男女信徒從臺灣各地前來進香膜拜。熱心的導遊為我們找來了天后宮的負責人。負責人是位中年人,相當健談。他與我們在天后宮的歷史、特色、發展現狀、與大陸聯繫等多方面作了交流。期間,隊員問起屋頂形似蜘蛛網的雕飾,負責人說起廟內蜘蛛結網救過朱元璋的故事:後來朱元璋就在廟頂結一蜘蛛網表示酬謝,這習慣就這麼保留下來了。形似蜘蛛網的結構上點綴著鍍金的吉祥物,非常的炫目。訪談完後,我們參觀天后宮。發現天后宮作為新廟會文化的推動者,與其他廟在細節上有諸多不同的地方。廟內諸多龍柱上掛有琳琅滿目的葫蘆狀許願牌,相當的時尚新鮮。掛名燈籠、平安橋、燈牆、攝影展、文化宣傳欄、圖書館。天后宮的這些創意多數新鮮時尚、體貼人意,彰顯著廟會文化的新氣息。無怪乎我們當天見到前往天后宮拜拜的都是年輕人!



09月06日早上,我們抵達台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位於臺灣學甲鎮,為臺灣保生大帝開基祖廟,所奉神為保生大帝,緣于隨鄭成功開發臺灣的先民們,當時他們為了祈求沿途平安,特地從家鄉白礁鄉的慈濟宮中迎保生大帝神像,隨行護駕。當時大陸計有保生大帝三尊,其中大大帝奉祀在大陸白礁祖廟,二大帝則為他姓信徒迎請來台的這尊,三大帝供奉於大陸青礁,於是二大帝遂成為臺灣保生大帝的開基祖。慈濟宮的牌樓特別大,足見這座開基祖廟的地位。進門時,廟門上電子顯示幕上的一句話吸引了我“別讓毒品囚禁您和孩子的人生”,心裏頓生對這座廟的好感。同其他供奉保生大帝的廟一樣,廟內天井兩側擺滿了古代戈矛等武器,也讓我們瞥見了“保生大帝,肅靜回避”的牌子。我們的疑問終於在寺廟管理人這裏得到了解答,原來保生大帝是被皇帝加官進爵了的,如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他被追封“靈護侯”。既是官,那麼他出巡就得有人舉著肅靜回避的牌子開道,廟內佈置就得像衙門。慈濟宮不同與其他廟的還有一點,不僅免費提供金紙,還提供印有保生大帝字樣的貢品,更是周到。牆上掛著一張《慈濟宮年度神佛聖誕一覽表》,上面寫有慈濟宮每年的慶典活動,其中有農曆三月十一日上白礁謁祖活動,顯然謁祖進香已是他們的常規活動。牆上照例也雕有一些栩栩如生的浮雕故事,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交趾陶作品,造型豐富、沉逸古拙,色彩鮮豔。非常漂亮。管理人說為防偷竊,廟內24小時都有專人把守。



下午,我們終於來到了行程的最後一站——台南下林玉聖宮。湊巧的是,下林玉聖宮同時也是詩山鳳山寺的駐台辦事處。我們更有幸採訪到了駐台辦事處主任蔡國輝先生。蔡先生是廣澤尊王的虔誠信徒,去年的廣澤尊王巡台繞境活動即是由他極力促成。“全臺灣五百多座廣澤尊王廟,尊王唯獨選了我們玉聖宮作接待處”從小在這裏長大的蔡先生不無自豪地說。邊說還邊指給我們看,“玉聖宮藝文風采”牆上專欄上張貼的關於廣澤尊王巡台繞境活動的報導。由蔡先生口中得知,玉聖宮管理委員會不同於其他廟由信眾選舉或捐錢多少產生,而是自行組建的,任何人都可參與。委員會的運行也由委員自己掏錢管理,辦活動是若募捐不夠,也會自掏腰包。有一面牆上一溜掛著一列匾額,細看原來是各個廟宇贈給玉聖宮的。有祖廟白礁的,甚至也有不供廣澤尊王的廟送的。在我們奇怪時,蔡先生說他們不僅與各分廟聯誼,也同其他不同種廟聯誼。“神明都是保境安民的,都是一樣的滿足人們願望的”他說。問及為何關於廣澤尊王的宣傳檔為何那麼少時,蔡先生說神明的靈驗是要靠口耳相傳靠口碑使人信服,而不應去自我宣傳標榜自己。也許是受玉聖宮人的熱情虔誠感染,我突然覺得這座小小的玉聖宮到處洋溢著積極向上的力量。臨走,蔡先生告訴我們,他正在為即將開辦的安溪清水祖師巡台繞境活動奔走籌備。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自己的信仰奉獻,蔡先生真是令人敬仰!



至此,我們的臺灣寺廟行圓滿結束。感謝三位熱心導遊一路為我們介紹了許許多多關於民間信仰的知識。雖然短短五天,我們此行更像走馬觀花,但自覺仍學到很多東西。“三步一小寺,五步一大廟”的景象,精緻講究的寺廟建築,免費提供的祭拜用品,虔誠熱心的信徒。關於臺灣民間信仰的這些東西至今仍縈繞在我腦海裏,揮至不去。一路下來,我所看的已不純粹是神明崇拜和兩岸交流,而還關乎歷史風物、人情故事、思想靈魂。



文:柯彩梅
                                                    
遊臺灣寺廟


在賓館用完早餐,坐車來到金門機場,第一回坐飛機,從天空向下俯視看到的是茫茫的大海,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就又看到了陸地,看到了下面一座座的山脈。一個小時的時間,飛機在臺北機場降落了,天氣很熱,導遊帶著我們向萬華區駛去,那個在《艋舺》裏面黑幫雲集的地方,我們此次調研的艋舺清水岩祖師廟就是該電影拍攝的主要地點之一。黑幫題材電影《艋舺》臺灣上映一個禮拜,票房成績已經突破 1億1800萬台幣,而祖師廟則是作為該電影的主場景,《艋舺》裏的“廟口”是指代艋舺清水岩,俗稱艋舺祖師廟。相傳在清朝中法戰爭中,由於淡水戰況危急,傳說民間的百姓就是恭迎清水祖師前去助陣,臺北才得以保住。艋舺清水岩祖師廟俗稱祖師廟,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市的三大廟門,為第三級古跡。我們首先到的是龍山寺,龍山寺規模很大,建設的也非常華麗,信眾很多,我們隊員稍微分配了一下任務,然後開始對信眾進行了一些採訪,在我參訪的信眾中有一個阿姨,她說她家裏人對這些神明都很信仰,她自己本人每天都會來到寺廟來誦經燒香。還有臺灣當地的大學生,在參訪的時候他們很熱情的向我們介紹了他們此次暑假來這裏參拜的感受。一直有一個場景我忘不了,當時是在快參訪完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大叔,手裏拿著香,虔誠的朝天跪著,看著他這麼的虔誠,我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緊接著我們來到了剛才提到的拍攝《艋舺》的艋舺清水岩,與龍山寺比較起來,這裏安靜了很多,只偶爾看到幾個信眾參拜完之後靜靜的離開,導遊李大哥跟我們介紹了一下了該寺廟,隨後拍照離開。



第二天奔赴台南,途中細心的導遊讓我們重溫了一遍《艋舺》,看完此片,閉上眼睛,想像著在那個黑幫盛行的年代,雖說他們都是道上混的,但是對祖師爺的尊敬不比現在任何一個人差,我相信當他們跪著祖師爺面前的時候,心一定是虔誠的。這一天所參觀的這座中台禪寺不在我們的調研範圍內,聽說它非常的壯觀,我們順便也過來參觀一下,在大陸是絕對看不到這樣的寺廟的,聽導遊介紹說它一共十一層,上去的時候還有電梯,我想聽到這裏在我們大陸人看來肯定會相當的吃驚,走進去的時候,有個專門介紹寺廟的志願者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該寺廟,在二樓右手邊,這位志願者告訴我們該寺廟還有自己設立的小學和高中,專門為其佛學的發展培養繼承人,當時又是一驚,可見這寺廟的規模和影響力是何等之大。參觀完畢回到旅行車上,導遊跟我們說在臺灣有些寺廟更誇張,只是建一個衛生間就花去了一億四千萬,這個我們可以想像的到這個寺廟的香火是何等的旺盛。像這樣讓我們吃驚的地方還有很多,回過神來想想這些驚奇的事件背後支持它的是臺灣無數虔誠的信眾,看來我們來臺灣調研是正確的決定。



第三天來到下林玉聖宮之前就聽導遊介紹說臺灣南部的人非常熱情,來到這裏我們深深的體會了一下,寺廟裏的管理人員非常熱情的向我們介紹各個地方,還給我們每人拿來一些喝的,導遊說如果要是提前跟他們聯繫的話,他們肯定會把飯菜也都給備下了,這可真叫一個熱情啊!經他們介紹我們發現小小的下林玉聖宮竟然是鳳山寺光澤尊王祖廟的唯一指定住台辦事處,並且還有陳水扁先生的題詞的匾額。想來寺廟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一定很靈驗。在開始這項調研活動前我對這些神明是不信的,不過一路調研下來,聽到很多很靈異的傳說,而且都是當事人親眼所見的,導遊大哥也親身經歷過一回,就這樣慢慢的我開始對這些有些信了,我相信他們在某個時點上確實存在或者說他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守護著我們,守護著她的信眾。



由於此次行程時間很短暫,雖說獲得了一些珍貴的資料,但畢竟短暫的時間裏我們遺漏了很多東西。另外,此次調研完之後還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不論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沒一座寺廟當中我祭拜不僅僅只是一個神明,有很多神明他們都是被供奉在一座寺廟中,他們相安無事,和平相處,共同為他的信眾施撒恩惠。



文:甯戰房

                                                
游金門寺廟



行程給颱風耽擱了一天,今天早上五點鐘被外面的雨聲吵醒,披件外套走到陽臺,想到今天可能也沒辦法去了。不過雨慢慢停了,東邊的天空也放亮了,六點十分收拾好東西下樓吃早飯,等隊員都來準備出發,此時天空難得的太陽出來了幾秒鐘的時間。乘計程車到國際遊輪碼頭和導遊李大哥辦理完出境手續,然後奔赴我們此次臺灣調研的第一站金門的烈嶼鄉的清水袓師廟,剛到這個寺廟的時候著實吃驚了一下,在我們的想像中這個寺廟應該是很大的,可是到了之後才發現其實它真的很小,腳一踏進門就可以把整個寺廟裏面看的一清二楚。因為到的時候正值中午,裏面沒有村民信眾也沒有管理人員在,好心的村民大叔把寺廟的管理主任叫了來,這個寺廟的洪主任很是熱情,我們和他還有幾個附近的村民聊了一個多小時。洪先生告訴我們,這個寺廟已經有擴建過三次了,每次擴建都是當地村民自發集資,裏面的香火和一些方便信眾隨時拿走參閱的寺廟資料都是村民自發集資購買和印製的。村民中有個老爺爺,大概有七十幾歲的樣子,很熱情的向我們介紹該寺廟的來歷,然後指點著各個神像給我們介紹。這個清水祖師廟雖然很小,但是卻很精緻,很是華麗,寺廟外面有一個池塘,站在寺廟門口還可以看到另一座寺廟。來的時候就聽曾來過臺灣交流的同學介紹說,臺灣的寺廟建的都很豪華,從金門這個小小的寺廟就可以看出來。寺廟進門右手邊的桌子上放著一些資料,上面有對這個寺廟有一定的介紹,裏面還有一些關於該寺廟在一些特定的日期所舉辦的一些活動。在擺放神像的桌幾的左邊有放著一些香和打火機,方便信眾隨時取來參拜的。忽然想到在大陸這邊調研的時候,如果要給神像進香的話還要在下面自己出錢來買那些東西,一般寺廟是不提供的,另外有些寺廟還是要收門票,我們大陸人可能會理解,但是當臺灣人到大陸的時候他們對收門票很不理解,在金門的當地導遊好幾次向我們說她對這方面的困惑,我想這是我們應當反思的一個地方吧。



下午去了當地的一個保生大帝廟,當時裏面也是沒人,這個寺廟有一個特點,它的正門的門檻比較高,導遊介紹說門檻越高表示這個神明的地位越高,因為門檻越高的話你進去就要邁一大步,身體也會自然的前傾,這表示對這座寺廟神明的尊敬。還忘不了的一點是當時我們有隊員在參拜保生大帝的時候,有些儀式是不對的,導遊大姐就交給我們參拜的程式,並且還認真的給我們示範了一遍,看著她那麼的虔誠,心裏有一種莫名的觸動,於是認認真真的點了九注香把所有神明都認真的參拜了一遍。07年在金門舉辦了保生大帝神像巡遊繞境活動,引起了很大轟動。出宮巡遊的祭拜儀式設在青礁慈濟宮大山門,主要有上香、祭拜和獻茶。青礁慈濟宮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顏國南擔當主禮官,另兩名理事擔任陪禮官,三人首先上香並行三跪九拜之禮,送保生大帝上車,最後獻上香茶。那天中午12時左右,一場隆重的兩岸共祭儀式在烈嶼廟舉行,廈門方面由青礁慈濟宮理事長呂根銓擔任主祭,金門方面由金門縣民意代表洪成發擔任主祭。自下午2時30分到下午5時,60多部巡遊車,載著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像及金門各分靈廟的保生大帝神像,一路浩浩蕩蕩,對小金門的47個村莊一一巡遊。巡遊車輛所過之處,一撥接一撥的金門信眾走了出來,跪拜道旁。



在金門我們所調研的寺廟就只有這兩處,金門很小,沿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寺廟,各村農戶人家房屋的建築風格很類似於寺廟,都有自己的特點。隨後導遊大姐帶我們參觀了一些金門的景點,她告訴我們金門人晚上很早就休息了,晚上八點以後在街道上很少能看到行人,他們一直保持著當年戰時的作息,所以那天晚上我們也跟著早早休息了,養足精神明天奔赴臺北,開始對那裏有點兒嚮往了,想想這個金門那麼小的地方寺廟建設都那麼豪華,在臺灣的一些大城市裏寺廟建設的肯定更加壯麗。






文:甯戰房
                                                                             


游清水岩有感


清水岩原名張岩,北宋永春岵山陳普足禪師在此修行,見泉石清冽,改名建寺。1101年普足禪師圓寂。鄉人刻沉香木像敬奉,號“清水祖師”。隨著鄉民遷居,分爐敬祀,現臺灣有清水祖師廟60多座。東南亞華僑聚區,如馬來西亞檳城著名的“蛇廟”,也供奉清水祖師。景區內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色山光秀麗神奇,文物古跡星欏棋布。管理員向我們介紹了清水岩,清水岩現存文物古跡中,宋代有29處,元代 1處,明代 8處,清代 5處,近代拓展23處。加上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構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萊仙境”。主要景點有傳說中因嶽飛被害而感動得枝葉全向北伸長的“枝枝朝北樹”,有雕刻南宋清水岩全圖的全國罕見、極其珍貴的宋代岩圖碑,有相傳每年長三寸、雷嗚電閃矮三分的羅漢松,有全國獨一無二、外觀為“帝”字形的祖師廟,有傳說中的“浮杉池”等。到清水岩旅遊,既可以飽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又可了卻燒香禮佛的意願,可謂一舉多得。自古就有一句俗諺,到安溪必到清水岩,到清水岩必有所得。



這是第二次來清水岩,第一次來的時候是為了踩點,當時是和其他兩名隊員一塊兒來的。在山下我們買了好金紙、香河蠟燭。坐著同學姐夫的車我們開始從山腳往山頂駛去,不記得車子繞著山轉了多少圈,沿途看見一些信眾徒步往上走,在盤山的路道邊種著茶葉,這就是安溪吧,家家戶戶你都可以看到他們在門口挑揀茶葉。一路上很安靜,從車窗往外看,安溪縣城連成了一片,這是突然熱鬧起來,可以聽到鞭炮一直在響。這時已經到達了山頂,可以看見大批的來往遊客和信眾。沿著窄窄的石階走上去,人可是很多,在我們進香的時候,人擠人,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把香,真怕點燃的香燒到了自己。還是不斷的鞭炮聲,從我們上來到離去一直都沒有斷過。這次來的時候安靜了很多,管理員得以向我們詳細的介紹清水岩各處的一些歷史,我們也得以拍了很多照片留念。


上了 108級石階,便來到海會院,海會院供奉觀音菩薩,諸多善男信女在進清水岩寺之前,都會來此拜謁,乞求平安,寄託心靈。在海會院後面,有一觀景亭,亭高三層,登亭而望,則蓬萊全境,一覽無餘。沿亭而上,有蜿蜒小路直通頂峰,樹林茂密,曲徑通幽。在海會院往石階路左拐,幾百米後,便來到“三忠廟”,為重簷歇山式構築。歷代相傳,廟原祀張巡、許遠和伍子胥,後明太祖朱元璋將伍子胥請出,將嶽飛請入。從此“天下”的三忠廟就祀張巡、許遠和嶽飛。三忠廟前,為一千年古樟,高聳入雲天,樹圍要十多人方可合抱,枝枝朝北,令遊人歎為觀止。相傳此樹乃清水祖師手植,特具靈性,回護著三忠廟,表證三忠耿耿忠心,而枝枝朝北。其實,朝北古樟,聳踞蓬萊山主峰中侖,南山既高,東西峰巒疊嶂,北面則寬曠無陰;且樹大招風,樹性朝陽,東西風吹掠,都必紆回北拂,故枝枝朝北。三忠廟前左,有一亭子,名為“覺亭”,取“還惺轉念,一覺便是”之意。覺亭本是小茶棚,隨遊人漸多而改建茶亭。亭四周石欄,仿木斗拱,重疊回護,金碧輝煌;遊客一路貫穿林蔭,到此一覺,真乃“禪林第一關”。在覺亭對面,為明代立岩圖碑,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岩圖碑系兩石合攏的浮雕,高2.90米,寬0.98米,豎於新建的六角護碑亭中。上浮雕刻清水岩殿閣“帝”字形的規模體式和構築度數。



到安溪必須要提的是它的茶,喝茶已經成為了安溪人的一種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知道安溪的“鐵觀音”是全國有名,鐵觀音原產于福建安溪西坪鎮,是烏龍茶中的極品。茶葉色澤砂綠,油光閃亮,條索緊結,沉重如鐵;湯色金黃明亮;開水一沖香韻濃濃撲鼻,香氣沉穩持久;茶水入口潤滑稍苦後返甘甜,帶有蜂蜜之味道;具有“七泡香”的美譽。“鐵觀音”名字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觀音托夢。相傳,1720年前後,安溪堯陽松岩村(又名松林頭村)有個老茶農魏蔭(1703~1775),勤於種茶,又篤信佛教,敬奉觀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觀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朧中夢見自己扛著鋤頭走出家門,他來到一條溪澗旁邊,在石縫中忽然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順著昨夜夢中的道路尋找,果然在觀音侖打石坑的石隙問,找到夢中的茶樹。仔細觀看,只見茶葉橢圓,葉肉肥厚,嫩芽紫紅,青翠欲滴:魏蔭十分高興,將這株條樹挖回種在家小一口鐵鼎裏,悉心培育。因這茶是觀音托夢得到的,取名“鐵觀音”。



2001年清水岩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安溪清水岩獲批為福建省著名商標,“清水岩”商標成為福建省第三件、泉州市第一件旅遊服務著名商標。2010年05月20日在安溪縣政府舉行了泉州安溪清水岩溫泉度假山莊投資開發合作協定簽約,有“廈門首富”之稱的廈門恒興集團公司董事長柯希平先生將投資 3.5億打造清水岩溫泉度假山莊,計畫用二年半左右的時間。該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1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 3.5萬平方米,綠化率為75%;項目定位為國際標準五星級度假酒店。專案計畫於2012年竣工,當年投入使用。展望未來我們相信清水岩一定發展的更加好,更加吸引人,所發揮的影響力也會更大。




                                             
文:甯戰房


遊鳳山寺有感


暑期社會實踐是每個大學生的舞臺,是不可缺失的鍛煉機會。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不僅可以把漫長的幾個月合理利用起來,而且使參與者得到了鍛煉,獲得了寶貴的社會經驗,增長了個人見識,拓寬了視野,更為以後人生道路的開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懷著對暑期社會實踐的渴望,廈門大學“鳳凰.長城”暑期實踐小分隊,對閩台兩地的文化信仰進行了調研,調查其使用現狀及兩岸的交流情況,並提出可行建議,現在已經初步完成了對閩南地區的調研活動,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促進兩岸文化的進一步交流。



07月04號這一天,天氣很熱,坐了幾個小時的計程車我們終於來到了詩山鳳山寺的門口,這裏相對於昨天去的湄洲島的媽祖廟可謂說冷清了很多,外面只停著幾輛旅遊車,聯繫了一下管理員於是我們便登山上了寺廟,可能也是中午的原因,一眼望去只有幾個信眾在那裏祈拜。鳳山寺,原名郭山廟,又名將軍廟、威鎮廟,位於泉州南安詩山鎮西北角鳳山麓!建于五代後晉天福初年(西元936~947年),供奉郭聖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刹,是閩台和世界各地廣澤尊王宮闕廟宇的祖廟。一進寺門,吸引人的就是一本打開的書!周圍繞以石雕,講述的是有關郭聖王的民間傳說!



鳳山寺綿延千年,歷代皆有修葺拓建,諸多神話傳說令其充滿神奇色彩,是儒道佛三教的仙境聖地。歷代眾多名人墨客慕名遊此,多有題詠,以志景仰。文革期間寺宇遭毀,夷為廢墟。1979年,得改革開放之天時,在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海內外同胞的鼎力資助下,古刹得以重建。



管理員跟我們講說在閩南及臺灣一帶,都有“做十六歲”的習俗。男孩子見識少,力氣小,幹活算童工,在碼頭在店鋪做工都只能拿少量的工資貼補家用,到了十六歲,他會高興地說:“郭聖王十六歲成神,我十六歲長大成人了!”農村的男孩子會說:“我十六歲能挑‘畚桶尿’了!”城裏的童工會說:“我十六歲能領:‘大人錢’了!”父母也把兒子十六歲當作小孩與大人的分界線,備辦三牲豬頭,備辦生羊鮮果,到鳳山寺祀敬郭聖王,燃香叩拜,念念有詞,祝願自己怕兒子十六歲後象郭聖王那樣大有作為,之後宴請親朋。“做十六歲”的習俗,實際上也是在紀念郭聖王呢!



郭聖王也稱廣澤尊王,是我們閩南一帶普遍信奉的神明,也是臺灣、東南亞華人比較崇敬的尊神。郭聖王,俗名郭忠福,古南安地人,即今安溪金穀人。生於後唐同光元年( 923年)二月廿二日,卒於後晉天福三年( 938年)八月廿二日。郭忠福童年家庭貧困,其父去世時,因無錢買地安葬,他便將父親遺體火化入罐,置於茅屋,然後自己賣身到富戶楊長者家放羊,其母也跟到楊家做工。由於工錢微薄,母子倆在楊家幹了三年,還是沒有辦法讓父親的骨灰安葬入土。當時,楊長者從貢州請來一位地理大師,欲為楊家擇塊風水寶地。郭忠福在放牧之余,常為地理大師送飯奉茶,服務周到,深得大師憐愛。地理大師敬重郭忠福的至孝行為,同時又見楊長者氣量小,便指點郭忠福一塊風水寶地葬父。因郭忠福事母至孝,時常餓著肚子,把飯留給母親吃,時人都稱他“郭孝子”。十六歲那年,有一天他取酒牽牛上山,坐化於山上大樹古藤上。鄉上感其孝德,建廟以祀。千百年來,流傳著郭聖王許多古老而優美的傳說故事。



在與管理員座談之中,2001年10月舉辦了首屆中國鳳山文化節,讓鳳山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鳳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每年前來參訪朝聖的海外組團和遊客與日俱增,極大提升鳳山寺知名度,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產生積極作用。鳳山風景區積極支持家鄉社會事業,關注民生,樂善好施,捐助公益,每年組織便民利民義診、頒發助學金等,備受社會各界好評。他還告訴我們在供奉廣澤尊王父母的那家廟門中據說“坐床許願”很是顯靈,於是我們一行七人在那裏排隊,先後坐在尊像後面的床上許下自己的願望,希望尊王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願望,到時一定回來還願。接著大家分別開始去求籤,一般求的是事業和感情方面,我也求了,解簽的師傅說事業很好,不過感情方面會經歷一定的波折,時候還未到希望我保持冷靜的心態專心的先顧事業。我想他說的不錯,所以決定靜下心來求份事業。



鳳山寺素有“閩南宗教第一道場”之美譽,香火遠播,是閩台港澳乃至東南亞等地眾多廣澤尊王宮闕廟宇的祖庭,海內外香客絡繹不絕,全球以廣澤尊王為主神的廟宇高達 600餘座,僅臺灣島內就近 400座。千百年來,鳳山寺香火不絕,隨著旅遊業的蓬勃興起,鳳山寺四季遊覽觀光不絕,年接待量達數十萬人次。每年二月二十二日郭聖王出生日,是進香的高峰期。八月二十二日,郭聖王升天為神的日子,又是進香的高峰期。尤其從八月起秋風涼到翌年二三月,南安、安溪、永春三縣的村民家家戶戶都要上廟燒香。臺灣、香港、澳門同胞和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等東南亞華僑組團到鳳山寺進香朝拜往返不絕。我們真誠的希望鳳山寺能夠作為加強兩岸交流的一張名片,真正建成閩南宗教文化聖地,使之成為海內外文化交流的視窗,未來的鳳山寺必將更加引人入勝。



文:甯戰房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續8)


两地的民间交流。赴台湾民间信仰调研心得

 廈大07級工木工程糸 謝元平

厦门大学凤凰学子本次赴台进行民间信仰调查,收获颇多,感受颇多。下面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93从厦门出发乘坐轮船到达金门,一路上没多少感受。早上到达金门后往小金门的清水祖师庙进行调查访谈。刚到清水祖师庙的时候给人第一感觉是很小,规模没有内陆的大,不过保存,修葺还是完好,香火还算旺盛,常常有人来这边烧香求佛,专门有人在这边维护管理,每年还有专门的祭祀活动。据当地管理人员说,他们的祭拜都是求风调雨顺,保平安,或者卜卦什么的。了解知道那边的清水祖师都是从内陆的安溪清水祖师传承过去的,延续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庙宇建筑大致与内陆的雷同,辟邪,保平安,求风调雨顺使他们建庙的宗旨,因此屋顶都是具有盘龙装的鸢尾,并且呈马鞍状。
下午回金门去了保生大帝庙,寺庙里几乎没人,比较小。进去左青龙,右白虎,贡台上面有一个签筒,供来往人们抽签算命用,中间吴夲的雕像脸部黑色。闽南地区对抽签以及拜佛这回事非常严肃,他们拜神都是规规矩矩的,从外面拜进来,由主到次分别给各位神灵上香。据当地人了解了一些关于吴夲的生平事迹以及一些他的传奇故事,真受人尊重!
第二天去了台北艋舺龙山寺,进去第一感觉,寺庙相比其他的大的很多,里面香火非常旺盛,人来人往,据说日本人也经常来这边祭拜的,里面供奉的有各种神灵,主要是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些求婚姻的月老神,求财的等等。由于去的那天是周末,理事长没有上班,了解的事情不是很多,还不允许拍照。不过里面的服务人员很友好,给我讲了一些寺庙的扩建,祭拜,维持运转的相关事迹。来里面的游客对这些神灵都是很虔诚很恭敬的。还有一点是这边的寺庙都是不收费的,所有这些经费都是有他们委员会组织拿出来的,另外需要一些大型的修建,或者大型的活动经费就是靠一些有钱的信佛的人士捐献。
下午去了艋舺清水祖师庙, 艋舺清水巖祖师庙除了主祀清水祖师大小神像多尊外,并附祀关帝圣君、文昌帝君、大魁夫子、天上圣母、四尊者、福德正神等诸多神像;主祀的清水祖师为福建安溪县移民的守护神,清水祖师传说甚多,又称麻章上人、乌面祖师、清水真人、落鼻祖师、蓬莱祖师和昭应大师;清水祖师传说诞生于宋朝福建永春县,俗姓陈名应也名昭,施医济药、为民祈雨救旱,乡民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恩,在清水祖师所居住的蓬莱山石室建精舍,名为清水巖,成为安溪地方的守护神;据说每逢天灾巨变前,清水祖师便会落鼻示警,因此又有『落鼻祖师』尊称。艋舺清水岩的建筑风格是:艋舺清水岩祖师庙不同于一般庙宇坐北朝南的风水,整体建筑为坐东朝西,南殿两侧龙虎墙上有砖刻图案;艋舺清水岩内存有翁有来、翁有麟敬立的石柱楹联:『为清水,为蓬莱,此地并分 法界;是金身,是铁面,入门便见真容』以及前殿檐廊左墙上的砖雕为嘉庆22年的遗物,其它大多为同治6年以后所做;艋舺清水岩祖师庙原有三殿,后殿倒塌后现存为三开间两进两廊两护龙的殿宇建筑,前殿计开三门,屋顶用硬山翘脊,中门前立石鼓并有粗壮的蟠龙石柱一对构成入口檐廊;檐廊两侧山墙的砖雕图案上,额题嘉庆丁丑年桐月吉旦;正殿采用硬山翘脊屋顶,拜殿也有粗壮的蟠龙石柱一对,为同治7年戊辰(公元1868)所立,所有的建筑文物都代表着艋舺清水岩所经历过的历史岁月。
第三天到了早上起来乘车11点半到了台中,拜访台中禅寺。这是台湾最大最宏伟最气派的寺庙。进入大殿给人第一感觉是建筑物非常宽敞,视野广阔,不同一般的建筑,很多建材都是内陆运输过去的,据里面的法师说建造庙宇花了7年时间,全是石材,而且石材巨大,雕工精细,建造艰难。中台禅寺给人一种西方的哲学,不仅文化,建筑风格,还是传教方式,经营运转都是不拘一格。其发展也是极其有特色,相传弥勒佛祖,达摩祖师相传与印度,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都在慈济宫内有记载。保生大帝跟内陆的如出一辙!进门的四个大雕像石材来自三西,先雕刻好,再一块块卸载,运送到寺庙后再在中间用锁链扣住中心是柱子,外边镶嵌雕像,分别象征风、调、雨、顺!大门是高度达到十几米的钢铁铸成,门上有1200多颗门钉,象征祖师弟子众多。香火非常旺盛,每天人来人往,参观,拜佛求神的什么都有。里面主要供奉的是,弥勒佛祖,达摩祖师,关公等等~~~
第四天去了台南慈济宫,学甲慈济宫草建于明永历15年(1661年),是台湾保生大帝的开基祖庙,庙内保存800馀年历史的开基神像、己失传的叶王交趾陶、何金龙剪黏艺术及众多珍贵的古文物,名列国家三级古迹;庙旁的慈济文化大楼内,长期展出叶王交趾陶、县境内珍贵史料、寺庙文物及先民器物等,深具历史与文化价值。
  慈济宫占地千馀坪,庙体规模并不大,但庙前广场广达650坪,两侧竖立著一对雄冠全台的大旗竿,地下深9尺、地上高达63尺,为慈济宫救人济世的精神象征。保生有帝信仰于明郑时期随著泉州同安移民渡海登台,如今正殿内王祀的保生大帝神像,便是当年从福建省同安县白礁慈济宫分香而来,为宋代雕制的开基古祖庙神像,历史价值非凡。
下午了鹿耳门天后宫,进入大门给人感觉极其宏伟,分为不同的大小寺庙十几个,规模相当大,经过修葺几次能有想在的成就。香火也是非常旺盛。
台湾台南市安南区鹿耳门天后宫,于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郑成功登台后首建,由于历史悠久,妈祖威灵显赫,长年有大批男女信徒从台湾各地前来进香膜拜。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鹿耳门天后宫,最早建在郑成功登陆之地,即北汕尾屿,当时称作妈祖宫,奉祀天上圣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扩建为天后宫。公元1946年,妈祖宫庄民集资重建天后宫,次年春落成,恭迎鹿耳门妈(祖)回宫奉祀。
  鹿耳门天后宫,属南方寺庙之闽式建筑代表,具备三川五门、三川殿(前殿)、正殿(大殿)、后殿、左右回廊贯通,一气呵成之三殿式格局。正殿主祀鹿耳门妈(祖)、镇殿妈祖,配祀关帝圣君、延平郡王、水仙尊王、四海龙王、观音佛祖、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福德正神、财神爷、月老公、临水夫人、注生娘娘、太岁星君、文昌帝君。
  天后宫为闽式建筑格局为传统南方的寺庙建筑。传说明太祖朱元璋被元兵追赶到一庙中,仓皇躲进八仙桌下,仅见蜘蛛在结网,便说:如能保佑我不被元兵逮捕,日后必当报答洪恩。后朱元璋果真躲过元兵的追捕,于是在重修该庙时,仿照蜘蛛结网图像,于庙殿屋顶建一蜘蛛结网以为酬谢。
  天井为传统南方的寺庙建筑,除有采光、通风外,并象征步步高升之意。
天后宫的斗栱,由樟木雕刻,乃按中国古时建筑插笋结拼而成,有人 物、花鸟、吊篮、瓜筒等等,并用金泊一一装饰,外观显得金碧辉煌,灿烂夺目。
此次去台湾调研的总体感受就是那边人队民间信仰不亚于我们内陆,很多他们信奉的佛祖都是内陆传过去的,而且延续了内陆的风格。这也说明台湾人跟咱们大陆是一家,是同一个祖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过他们做的更前卫的是任何寺庙他们不收费,香火钱都是自愿给的,有心信奉的也不吝惜那点小钱。台湾都是把那些香火放在台机上,游客自己随便拿着上香烧纸等等。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不同时台湾的寺庙相对比较小,可能是地域问题吧,确实他们寺庙跟内陆的规模没法比,有些寺庙平时甚至都没什么人。不过在祭祀日非常隆重。他们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信仰习惯就是到这些特殊的日子会用花轿抬着他们供奉的神灵或者佛祖游行,因此寺庙里相应也多了一些上面写着“回避”、“肃静”的牌匾,作为游行时候用。关于习俗还有很多民间传奇故事。
再者就是信奉神灵佛祖的人对信神非常虔诚,他们对信奉的神做每一个法式都会毕恭毕敬的。这些可能对日本等外国人有所影响,很多日本人也常常回来台湾祭拜求佛,甚至一些很小的学生都会来祭拜。
此次赴台实践虽短短五天,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般地体验,但所见所闻仍令我感觉颇有收获,让我开阔了视野,亲身感受了闽台民間血濃於水之情緒.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續7)

閩台民間信仰之感想         廈大07級自動化 單騰蛟

从我记事学语文起,写作文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以致拖了这么久我才动笔,不是我懒,实在是在这方面太缺乏人品和灵感了,得好好攒攒一段时间,大前天夜里突然来了点灵感,给陈先生写了封信,以下这篇文章主要取自于那封信。
      在台湾的这五天,感觉真是过的十分圆满,十分开心。感受到了全新的文化氛围,体验了别样的社会生活,让我感觉大学的生活又增添了不一样的风采。虽然五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是却感觉转眼即逝去了,在这瞬间消逝的时光里,留下了一生难忘的记忆。这次十分难得的采风经历,这些相处融洽、吃住在一起的朋友们,以及在台湾观察到、体会到的点点滴滴,都将写下我大学生活中难忘的一笔,是我最最珍惜的。
     在台湾虽然没能深入当地人的生活中以透彻的了解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认真的观察着,希望用点滴积累起的细节片段能逐渐拼凑成一个客观而完整的印象。
      台湾的社会充满了一种自由,宽松的气息,这是一种建立在秩序,文明和经济发达的基础上的自由,在这种环境能够激发出人们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们的幸福感和文明素质普遍较高,即使频发的台风与地震,也消磨不去人们对生活的强烈热情。我深切的感受到大陆社会与台湾社会之间的差距,我也对那种社会环境的宽松与和谐,人们思想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怀有深深的眷恋和向往。
      现代文明与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建立在人民素质的提高,经济高度自由,社会运转稳定有序基础上的。台湾还给我一深刻的印象是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的观念以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规范。坐电梯时人们自觉排队靠右,购买商品时从不讲价,消费后商家全部自觉开具发票,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细节反映出了人们的文明素质之高,也体现出一个高度有序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基础。这些正是诚信缺失,虚假成风的大陆所极为缺乏的,同样的一个政策,一条法律,在台湾也许可以很顺利的执行,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而在大陆执行起来总是发生扭曲,成了特权阶层的又一个寄生场所。由此可见,大陆社会的无序不仅仅是制度和法律的问题,也是一种社会风气人民道德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制度总会有漏洞,当人心不思如何共同维护这个制度,而都在考虑如何专制度的漏洞来谋取自己的私利时,就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虽然说确立在人性恶基础上的制度才是一种完善的制度,但是以人类本性都是投机取巧,奸诈自私为初始条件的制度方程是否设计得出来,很值得怀疑,即使设计出来一个严格缜密的天衣无缝的制度,社会又能剩余多大的自由空间和活力呢。我想不出答案来。
      台湾的寺庙与大陆比普遍偏小,而且祖神大多是近代从大陆迁移过去的,论起根源宗主,自然是以大陆为尊,但台湾的虔诚信众似乎又比大陆多些,大陆的神庙宗祠发挥着一部分景区吸引游客的作用,而在台湾,寺庙是决不收门票的,人们去寺庙更多的源自信仰的寄托与心灵的皈依。如果说大陆是一个不信神明的社会,那台湾就是一个神明混杂的社会,神明虽然众多,但是人们的真善美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在寺庙中看到人们的许愿牌,多是祈求健康,爱情,工作的,总的来说是追求一个更幸福的生活,这一点和大陆也无甚分别,只是大陆人对生活的愿望恐怕多了许多急切与无奈。
      与当地人的交流让我感到了当地社会的融洽、好客的风气,其间有两个老人家让我很难忘,一个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了好多,大意是两岸交流何必设那么多的障碍,两岸都是一家人。老人的话让我十分感动,这是在台湾第一次听到人们谈论大陆,而且是正面意义的,让我感到在台湾确实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心里上没必要有距离感。另一个是在金门的菜刀店,一个五十多岁的做菜刀的老伯指着地上一堆锈迹斑斑的炮弹,明显带有情绪的对我们说大陆的炮弹又做成了菜刀,你们大陆真会屠杀生灵啊。我听了只好无语,政治斗争本就免谈是非对错,不过他说不定某位亲属受过炮击受伤或者死亡了,有情绪我很能理解,但是他的话让我感到了心里压力,他的话代表了一部分的台湾民意,他对大陆的感情与看法也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台湾人的看法,两岸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种政治经济的关系问题,更大部分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的问题,而后者为很多大陆同胞所忽略。
      去台湾一趟让我受益匪浅,思考颇多,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更多接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活。我喜欢观察这个世界,思考这些人们,希望能从中窥探到这个世界的一点点本质与奥妙。

游湄洲岛日记
2010628 天气晴
        今天的行程十分充实,但是第一次集体出远门,还是缺少经验,有几点小感受先记下来,免得以后忘记了。
1、时间过于紧迫,费在路上车上的时间多,在目的地的时间太少,以后应为采风目的地留出充裕的时间,行车赶早不赶晚。
2、马祖庙是闽南地区外观最宏伟的庙宇,也是名声传播最响的庙宇,这方面宣传的效果的很好,不过旅游景区条件,风景很一般,有些名不副实。
3、莆田市经济落后,旅游业是莆田市除渔业种植业采掘业之外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可预见的将来,马祖,南少林等重点旅游区势必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龙头,会得到当地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扶持,马祖文化以后的发展传播不可限量。
4、妈祖文化在闽台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岸都有信奉妈祖的传统,虽然据说湄州妈祖是发源地,但是台湾各地的妈祖庙亦有不少,每年都有不少台湾信众会来祖庙参拜,政府也在利用妈祖作为文化的纽带,安排大陆妈祖参观团赴台访问,两岸合办文化节等等,大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5、妈祖建筑群依山傍海,从山底到山腰处依山势而建,风景秀丽,与北方寺庙建筑虽外观类似,但风格迥异,北方的寺庙多气势恢宏,庄严古朴,闽南寺庙殿堂较小,无严格正南正北的分别,窗、梁雕刻十分精致,偏于南方建筑灵巧秀丽的风格。
后两天还要去泉州继续调研,就不再多写,早点睡了。生活真的充满乐趣啊!

游湄洲岛日记
2010628 天气晴
        今天的行程十分充实,但是第一次集体出远门,还是缺少经验,有几点小感受先记下来,免得以后忘记了。
1、时间过于紧迫,费在路上车上的时间多,在目的地的时间太少,以后应为采风目的地留出充裕的时间,行车赶早不赶晚。
2、马祖庙是闽南地区外观最宏伟的庙宇,也是名声传播最响的庙宇,这方面宣传的效果的很好,不过旅游景区条件,风景很一般,有些名不副实。
3、莆田市经济落后,旅游业是莆田市除渔业种植业采掘业之外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可预见的将来,马祖,南少林等重点旅游区势必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龙头,会得到当地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扶持,马祖文化以后的发展传播不可限量。
4、妈祖文化在闽台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岸都有信奉妈祖的传统,虽然据说湄州妈祖是发源地,但是台湾各地的妈祖庙亦有不少,每年都有不少台湾信众会来祖庙参拜,政府也在利用妈祖作为文化的纽带,安排大陆妈祖参观团赴台访问,两岸合办文化节等等,大力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5、妈祖建筑群依山傍海,从山底到山腰处依山势而建,风景秀丽,与北方寺庙建筑虽外观类似,但风格迥异,北方的寺庙多气势恢宏,庄严古朴,闽南寺庙殿堂较小,无严格正南正北的分别,窗、梁雕刻十分精致,偏于南方建筑灵巧秀丽的风格。
后两天还要去泉州继续调研,就不再多写,早点睡了。生活真的充满乐趣啊!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續3)

暑期闽台民间信仰实践调研心得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08级欧语系德语专业杨小娟 

最初接触这个实践调研课题的时候,心里很激动,觉得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次关于民间信仰的实践考察,而且也是我的人类学道路的延伸。
这个选题的角度很好。随着两岸关系的稳步向前迈进,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亲缘关系将进一步得到体现和加强。由地理和人文关系决定,这种文化亲缘关系首先就体现在台湾和福建。而民间信仰作为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研究和了解闽台文化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作为一次暑期调研,我们此行的调研目的是通过两岸地区民间信仰的相互比较,进一步摸清民间信仰在两岸地区的分布情况,在具体的社会脉络中了解民众的感觉和信仰观念,进一步阐明闽台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和了解民间信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的作用。
从古至今,闽台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林立的宫庙、成百上千的神灵、频繁的宗教活动、众多的信徒构成闽台民间信仰的基本内容。
两岸民间信仰的联系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由于闽台之间仅一海之隔,聚居在福建的闽越族又是一个善于舟楫的民族,所以有不少闽越人驾船或漂流到台湾去,闽越族的蛇图腾也传入台湾,成为台湾原住民的主要信仰。
汉代以后,随着闽越国的灭亡,福建与台湾的来往一度中断,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闽台经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呈现出不同步发展的状态。宋代以后,闽台文化又开始汇合,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才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闽台区域文化。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贯穿闽人大批移民台湾的始终。在台湾的汉族移民中,闽南人占全岛汉族人口83%左右。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历史是福建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在福建文化移植台湾并在台湾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福建民间信仰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两岸的民间信仰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是福建民间信仰通过分灵、分香、漂流等途经传播台湾后,台湾分灵庙则定期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有了新的发展,除了成千上万的台湾信众前来福建祖庙进香谒祖外,福建祖庙的主神也应邀频繁赴台湾巡游,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
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主要有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帝信仰、城隍信仰、陈元光信仰、青山王信仰等。这些民间信仰,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而带到了台湾予以传播,也就形成了台湾同胞的民间信仰。
通过前期系统的对闽台地区的民间信仰的收集归类和整理,我们此行主要选取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代表,: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和保生大帝信仰作为调研对象。
台湾同胞信仰、奉祀妈祖最为虔诚。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1662年),泉州人就在台湾建起了台南天妃宫。1668年又在鹿港建起了鹿港天妃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后,他向康熙皇帝上奏,认为“泉州神女天妃显灵,协助平台有功”。次年,泉州的“天妃”升格为“天后”;施琅在台湾的台南建造大天后宫;随后,又在台湾的台中、嘉义、淡水、彰化等地,建起了从泉州“天后宫”分灵出去的天后宫多座。因为台湾是个海岛,妈祖又是海上救苦救难的“女神”,所以妈祖信仰遍及台湾各地。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到处都建有妈祖庙。
我所在的小组主要做的是清水祖师庙的采访。
清水祖师(10371101年),俗称“祖师公”,俗姓陈,名普足,永春小姑乡人,自幼落发为僧。他祈雨禳旱,施医济药,修桥造路,为民众所景仰。后驻锡于清溪(即“安溪”)张岩(即今“蓬莱”),因见岩之左右清泉四时不竭,乃把“张岩”改名为“清水岩”。他也被民众尊为“清水祖师”。圆寂后,被民众奉为神灵,希望他庇佑大家四时安康。
据相关的管理人员介绍,清水祖师已经成为台湾的重要宗教信仰之一。台湾的清水祖师庙有近500座,信徒则有1000多万
我们去的台湾清水祖师庙是小金门的烈歧乡清水祖师庙和台北的艋舺清水岩。以下我主要介绍小金门的清水祖师庙和台北的艋舺清水岩。
小金门的清水祖师庙规模大约有90平方米,正前方有大香炉鼎立在空地上,偏右前方是一片湖。湖水碧绿,湖上莲花飘香。从湖边往庙宇看去,屋顶装饰庄严华丽,屋脊两端起翘的燕尾尤其的精致美丽。庙门口有威严大气的龙柱,抱鼓石,门枕石,还有由左青龙,右白虎延伸出来的龙虎门以及严肃的门神。庙内干净整洁,香烟袅袅。庙里有精致的石雕,木雕,匾额,彩绘,石材仿木的柱子,石作的壁面,壁面的装饰也以石刻浮雕的手法呈现。
据相关的管理人员介绍,该祖师庙已经修缮过三次,规模也是逐次扩大。当地村民大概400多户,基本上都是信众。平常日子里会有村民轮流打扫整理祖师庙。大型的节日,如祖师的诞辰——正月初六,以及常规的民俗节日,到庙里进香的信众挺多。
对于安溪的百姓来说,每年最重要的节日,即是开春时节,恭请清水祖师下殿迎春巡境。由于在乡民传说里,清水祖师生前有祈雨、修桥等功德,于是每年乡民请清水祖师到蓬莱镇的各村巡境,便有祈求祖师保护来年风调雨顺及佑得一方平安的意思。大人们端庄肃穆地恭请祖师爷,却也是孩子们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备办酒席,“猪头五牲”来奉敬祖师,接着大宴宾客,客人来得越多,主人的脸上越有光彩。这个时候,安溪城内处处是欢腾的旗帜和人们,当地乡民们忙得不可开交。既要招待左邻右舍,更有可能要应对来自厦门、台湾甚至东南亚各地的亲戚朋友们。而此时台湾各地的祖师庙前,也同样热闹非凡,除了与安溪城内相似的迎春活动外,台湾某些地方还衍生了一些相当有趣的民俗。
据介绍,每年台北三峡清水祖师庙都会举办一次酬神活动,即赛“神猪”活动,村民们在年前用各种方法将猪养得膘肥体壮,待到赛“神猪”时,便由几个人扛着,浩浩荡荡地抬到大秤前,最重者便可夺魁,成为当年的“神猪”。神猪在得奖后将被宰杀,向祖师公“三献礼”祝寿,而村民们也都以摸到“神猪”,或分到一块“神猪”肉为荣,因为他们相信,这将给他们的新一年带来好运。
艋舺清水岩,俗称艋舺祖师庙,主祀清水祖师,是台湾三级古迹,位于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81号。为一座受道教、台湾民间信仰影响极多的庙宇。除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师以外,并配祀天上圣母妈祖、关帝君、文昌君、地藏菩萨、魁星、福德正神等众神祇。艋舺清水岩与艋舺龙山寺和大龙峒的大龙峒保安宫合称为台北三大庙门。
清水祖师为安溪人的守护神,早期,台北盆地周围多为安溪移民所开拓,故大台北地区清水祖师庙林立。艋舺祖师庙与三峡祖师庙、淡水祖师庙合称台北地区三大祖师庙。三大祖师庙中,又以艋舺祖师庙最具历史特色,象征泉州三邑人、同安人、漳州人与客家人外的第四种移民势力--安溪人,还见证了“顶下郊拼”,这场影响台北历史甚巨的械斗事件。
祖师庙的正殿挂有“功资拯济”匾额,此为清德宗因清法战争淡水告捷,所赐之皇帝御笔匾额。自此神迹,艋舺祖师庙香火更为鼎盛。
光绪年间,清法战争西仔反时,法国侵犯淡水,台北告急,艋舺方面认为,是因为淡水迎请了艋舺祖师庙的清水祖师神像助阵,祖师显灵,法军方败于淡水。
淡水祖师庙方面,则认为神像原属于淡水,是后来才寄放在艋舺的。
因为有艋舺、淡水两派信徒纷争,从此神像轮流奉祀,而淡水祖师庙正殿亦挂有“功资拯济”匾额之复制品。
20102月上映由钮承泽导演、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主演的一部台湾电影《艋舺》,主角们所居、结义之背景地点即在艋舺祖师庙,大多数场景也几乎都在祖师庙内,甚至有不少是在祖师神像前拍摄。
为促进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大陆福建省安溪县清水岩风景旅游区管委会除将在台成立两岸清水祖师文化交易联谊会外,并计划将于今年十月九日至十一月三日,在台举办大陆清水祖师游台巡香及2010清水祖师文化季等系列活动。
据了解,大陆清水祖师圣驾本尊将在十月九日经小三通来台,首会相见在古都一府城台南,并由府城各界举行盛大清水祖师祀典三献大典后,福建安溪清水厂,清水祖师圣驾本尊将率众巡狩会香活动,行程范围将涵盖南瀛,嘉义,云林,彰化,台中,桃竹苗,台北县市,屏东,高雄县市等县市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预计十一月初旬驾返府城,驻跸台湾祀典台南大天后宫,接受台湾官场代表敬献府城风味饯别祀宴,在由金门抵返福建安溪清水岩,举行入火安坐盛典。
清水祖师文化已经成为了一股绵延不绝的文化力量,他是两岸人民对望时会心的微笑和紧系心灵的默契。...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續2)

201074    第一站    诗山凤山寺——廣澤尊王 
   
   廈大07級金融學院孫颯颯
今天是我真正意义上开始实践的第一天,调研地点为南安市诗山凤山寺,调研对象为廣澤尊王。
我们全队人马在上午920从泉州出发,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抵达目的地。刚一下车,大家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顾不上炎热的天气,女生纷纷收起了遮阳伞;顾不上火辣辣的太阳,大家站在了阳光下,镜头前,笑靥如花。
因为之前有联系过,我们顺利进入寺庙内,并受到了凤山寺管理人黄先生的热情接待,他先带我们在寺庙的主殿稍微走动了一下,便安排我们来到了会议室,开始了座谈。黄先生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廣泽尊王的生平,以及一些尊王显灵的小故事。接着,我们以问答的形式继续着这次座谈。根据黄先生的回答,我们得知:其实,凤山寺仅有一名和尚,现在的凤山寺已归属凤山市政府管辖。文革过程中,凤山寺经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现存的这些殿宇都是后来重建的,并拿来有关凤山寺文革前的史料,让我们了解凤山寺之前的原始模样。现在的尊王声名远播,海内外许多地方都有供奉它的寺庙,凤山寺作为尊王的祖庙也开展了“文化节”、“尊王巡台”等活动,加强海内外尊王信俗的交流与传承。后来,他还送给我们许多相关资料以及尊王巡台的光碟,以供我们后面的调研做参考。他还带我们来到尊王神像前,上香许愿,并带我们坐了圣母床。听黄先生介绍,这圣母床可神奇了,许愿很灵的,大家听后都兴奋的说一定要坐,一定要许愿。
吃过午饭后,我们重返寺庙,开始更为详尽的拍照和考察。凤山寺并不大,殿宇并不多,看过去香火并不是很旺盛。虽说是多神庙,可除了入门的尊王像前香火不断之外,后面的大雄宝殿供奉的神灵前香火少的可怜,甚至衣服破败的景象,那冷清的场景看得叫人心疼。也许凤山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自身的知名度,展现真正的多神庙的姿态。
在寻访信徒的过程中,我们幸运的采访到一位来自新加坡的信徒,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海外华人信徒,他还是新加坡凤山寺的管理人。从他口中我们了解到,他自己以及他们这个团队,每年至少会来到凤山寺五次,而今天恰逢圣母(尊王的母亲)的寿诞,他们当然是必来的,听后我们更是觉得自己格外幸运,在这个如此特殊的日子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在新加坡的凤山寺,信众。多是移居海外的闽南地区的华人,每年到了尊王圣诞的日子,他们也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从他的言谈和我们的观察,我们察觉到他们的虔诚和对尊王的信任,即使凤山寺的香火不是那么旺盛,可他们依旧愿意坚持自己的信仰,每年不远万里,多次来到这个已稍显衰落的祖庙延续自己的信仰,除了感动,我们也许不能多说什么了。
一天的实践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人觉得有点累,虽然天气有点热,可我觉得自己收获了许多东西。我忽然发现,对一个事物的亲身体会和只是道听途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它是那么真实,那么纯粹,或许受到某一触动,所有的感觉都可以在一瞬间迸发出来。而且你会碰到意想不到的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意外,就是惊喜,我想实践的意义莫过于此吧。


一.安溪清水祖师庙
1.清水祖师的名声源于祈雨,清水岩现存的祈雨台是在原始基础上后来重修的。清水祖师在世时的主要功绩有:祈雨消灾、修桥铺路、行医济世、广植植被。清水岩中有两棵千年古树,一株是樟树,一株是罗汉松。樟树因为所有的树枝都向北生长,现又名枝枝向北。就是由于所有树枝都向北生长,这其中还有许多传说,其中一个是说,清水祖师故乡在安溪的北面,这所有朝北生长的树枝代表了祖师的思乡之情;另一个说山中有岳飞、关公等的庙宇,当时祖国北方边疆被周边国家所侵占,这些向北生长的树枝代表他们对祖国北方失地的思念之情。另一株罗汉松也很神奇,传说每年只长三寸,每到旱灾的时候这棵树都会升云吐雾。
2.清水祖师的信徒主要来自安溪,在厦门则主要集中在潼安。清水岩香火很旺,每年门票的收入就有400多万,年游客量超过100万,仅春节一段时间就可达到5万人。由于清水岩位于安溪郊外偏僻的山坡上,为方便信徒祭拜,现在已修筑了盘山公路,每十二分钟一趟班车,很方便。不过,有许多信徒都是徒步上山,以表示自己的虔诚。尤其是许多从台湾来的信访团,基本都是大队人马步行上山,而寺庙方面也会派出人员敲锣打鼓,以示欢迎。
3.如今的清水岩已注册成了商标,作为商用。为加大宣传力度,早在2002年,就在泉州举行了“清水岩”杯茶王赛,类似的活动还有“清水岩”杯征歌大赛和“清水岩杯”歌手赛。在2007年的时候,清水岩还举行了海内外文化交流会,使得清水岩在闽南地区的影响进一步增大。现在“清水祖师信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清水岩也在加紧建设一些其他配套设施,以扩大影响,相信不久的将来,清水岩一定会用另一番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4.清水岩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个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使得每年100多万的游客量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个是宣传力度不够,现在的清水岩还主要依靠民间口口宣传,为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在这些方面应加强,如:可以创建一些网页,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引导的缺失。政府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茶文化上,在关注民生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文化方面的培养,毕竟服务业是现在国家日益重视的行业。


201075    第二站   安溪清水岩——清水祖师
和昨天的凤山寺相比,清水岩地处更为偏僻和高峻的山岭上。乘车绕着盘山公路,从山脚到清水岩所处的山坡需要十多分钟。我们下车后只是来到了清水岩的脚下,还需要经过一百零八级台阶,我们才算见到了这次访谈的管理人。未曾见到清水岩的寺庙,我们的第一感觉都是这里好美,到处都是绿树环绕,郁郁葱葱,扑鼻而来的香气分不清是香火的香味还是树木的香味,总之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很舒服。相比之下,清水岩更像一个旅游景点,而不单纯的寺庙而已。
据我们的了解,清水祖师的名气在闽南地区和妈祖齐名,比凤山寺要大一些,因此形式要更为恢宏,规模上更为庞大。接待我们的是一个挺幽默的中年男子,据他讲述,清水祖师的名声源于祈雨消灾,其它的功绩还有行医济民、修桥铺路,更有甚者,在他那个时代他就要求弟子保护植被,还广植树木,清水岩环境如此幽美和宁静,到处绿意盎然,也许就是源于此吧。如今的清水岩已注册成了商标,他们正在开发系列产品,贡糖就是其中的一种。清水岩的宣传活动做得更为到位一些,比如“清水岩杯”茶王赛、“清水岩杯”歌手赛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它们使得清水岩的名声更为远播。如今的清水祖师信俗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的10月份,清水岩会组织清水祖师巡台,到时会成立联谊会,相信以后的清水祖师的名声会更为显赫。在座谈的过程中,管理人还向我们介绍了清水岩最近几年的规划,听起来宏伟壮观,所有的那些规划完成后,清水岩的配套设施就会相当完善,相信那是清水岩肯定是大变样。
座谈结束后,我们决定到寺庙里走走。从会议室走出来,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才到寺庙,就是在这段路途上,那些或是美丽的风景,或是稀奇的事物,不停的吸引我们停下脚步。惊讶、赞叹之余,我们当然少不了拍照这个环节。我们拥抱了枝枝向北这棵神奇的千年古树,我们还喝了山中流入寺庙中的“圣水”,我们还争先恐后的朝湖中的神像掷币许愿,不幸的是一个也没中,浪费了那些硬币呀。我们看到路边长的很奇怪的树藤,我们看到挂在寺庙许愿池中同心锁,一路走,一路欣赏。最后,我们终于来到殿庙前,每人三支香,焚香跪拜,有模有样,每个人都是一副认真、虔诚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听说可以抽签,完成祭拜仪式后,我们兴冲冲来到大殿里,跪在祖师面前,虔诚的拿起签筒,小心翼翼的摇着,好似自己的命运真的就在那小小的签筒里。大家你摇罢了,我来摇,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赶车,我们不得不尽快下山,大家都带着恋恋不舍的表情离开了这里。
总的来说,今天的寺庙名声更大,景色更美,今天的经历更好玩。看着这么美的景色,伴着队友的笑脸,觉得自己这次出来真的不枉此行。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續1)

 
浅谈台湾民间信仰的特点
                廈大07級生物糸連蓮香
民间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科学达不到的地方,就有民间信仰发生影响的空间。个人认为,民间信仰与人民生活状况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民间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什么样的生活状况也决定了什么样的民间信仰。例如,沿海人民因畏惧汹涌的海浪而信奉海神妈祖,而妈祖庙的华丽程度反过来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水平。走访了台湾的一些城市,本人认为台湾民间信仰具有以下特点:
一、台湾民间信仰与大陆民间信仰一脉相承。台湾的很多民间信仰源于大陆,尤其是闽南地区(如泉州、莆田等),例如,妈祖祖庙在莆田湄州岛;广泽尊王的祖庙是泉州南安诗山凤山寺;清水祖师来源于泉州安溪;而海沧青礁慈济宫则是保生大帝的发源地。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台湾民间信仰源于大陆是有因可寻的。台湾民间信仰的神祇绝大多数是明清时期由福建尤其是泉州、漳州移民携带入台的。明朝末年,郑芝龙募集福建饥民数万人到台湾开垦荒地,揭开了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台湾的序幕,此后,福建泉州人、漳州人不断移居台湾。清初郑成功率军东征复台及郑氏据台期间,又有计划、有组织地招纳大陆沿海居民去台开垦,形成了第二次泉州人移民台湾的高潮。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泉州人更是大规模地移民台湾,使泉州人在台湾人口中居大多数。1926年台湾人口调查表明:全台湾汉人祖籍是福建的占80%,其中,泉州府籍占48%1984年台湾当局公布的台湾省人口数字再次表明,福建籍人仍占台湾人口85%,其中48%是泉籍移民。
 移民迁徙是一个布满危险的历程,尤其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布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但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碰到更加严重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未经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为了摆脱各种惧怕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早期泉州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神庙虔诚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带在身上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健康。而当他们顺利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时,这些分身的神像也一同被保留下来,久而久之演变成今天大众化的民间信仰。
二、民众对各个神明的信仰态度非常虔诚。我们从台湾当地人民那里了解到,台湾信众对神明的信奉程度让人难以置信。这么说吧,假如只剩十块钱吃饭,他们也愿意捐献九块钱给寺庙。他们认为祭拜神明是一项非常神圣而严肃的活动,而在上寺庙朝拜的仪式上也颇有讲究——去寺庙要左边进右边出;如果寺庙内供奉有多个神明,那么要从门口拜起(因为门口是天公炉所在地,天公最大),接着寺庙内要先拜主神,然后是位居左边的神明,最后才拜位居右边的神明;另外,一般寺庙内有几个香炉就应该点几根香,最后在每个香炉上插一根。
除了祭拜仪式外,台湾信众的虔诚态度还表现在“进香”、“绕境”活动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台胞前往大陆祖庙进香谒祖,同时大陆的主神也应邀赴台湾巡游,这些主神总是受到台湾信众的热烈欢迎,场面十分壮观。
三、台湾民间信仰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走访过台湾的很多寺庙以后我们有这样的发现:首先是台湾的寺庙数量多,大小不同,种类各异;其次是寺庙建筑华丽,尤其屋顶、柱子、壁画的雕工精致;再者就是台湾寺庙允许旅客自由出入而不收任何门票,这也是台湾寺庙与大陆寺庙的最大不同之处;最后是台湾寺庙不受政府管辖,是自由存在的机构,他们自己选择管理人员,同时修建寺庙的经费也是村民自由捐献居多。个人认为,台湾寺庙的以上这些特点必须以较好的经济基础为前提,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才有可能自行修建如此之多而华丽的寺庙,同时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保证寺庙的正常运行。采访了一些寺庙的工作人员后我们发现,有些工作人员是没有薪水的,有时候寺庙的一些活动甚至需要他们掏腰包,试想,要是他们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一颗虔诚的心,他们能做到吗?
四、多数信众对信仰一知半解或全然不懂。经台湾当地民众介绍,台湾很多信众事实上根本不知道他们信仰的是何方神圣,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朝拜的神明的由来,只是盲目拜拜,寻求心理安慰,用导游的话说“他们只知道捐钱罢了”。
尽管这些民间信仰具有不作怀疑只顾信仰的传统性,然而它们在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沟通方面还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希望它们作为两岸交流的纽带而继续健康存在着。
情系湄洲岛

           廈大07級金融學院莫芳芳 

佛说,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
73日早晨,我们踏上了去莆田的动车。这是我第一次坐动车,感觉很激动。本来不认识不熟悉的几个人能够坐在一起,感觉很神奇。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熟悉到熟悉,真的是一种缘分。所以这种缘分应该珍惜。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感觉好不热闹。但是由于处在炎热的夏天,加上一路上不断转车,感觉确实有点疲惫。不过偶尔大家开开玩笑,感觉还不错。
在去湄洲岛的船上,在和一个当地的居民聊天。很有趣的是,他告诉我售票员凭借说话的口音就可以判断是否是当地人(貌似我不大听得懂他的口音,因此我推论大概说话听不懂的应该就是当地居民),而票价是不一样的。在湄洲岛上大概有三四万的居民,但和我预期的不一样,当地人有各种职业,并不是光靠旅游业来为生了。但是很一致的是,当地人都很信仰妈祖,说到妈祖是眼里闪耀着亮光。我想这就是妈祖的力量吧。
在妈祖庙,看到了那让人肃然起敬的神像,我们各执三根香,对着神像跪拜。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宗教信仰,但是我一直秉持着一个信念,一样东西存在必有它存在的意义,一种信仰流传必有它流传的原因。所以我一直坚信,妈祖既然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她特殊的原因,而我们就是为这一种原因而来。
妈祖,她有无数的传说,她神通广大,更特别的她是移民的避难所。作为一个女性,在供奉的神里是少之又少的,因此也就更能体现妈祖的可贵。看着她,总能感觉到一种和蔼的目光,那么温柔,那么慈爱。从中能体会到的是一种细腻的感情,像一条小溪,源绵不绝。
但是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并没有去朝拜妈祖的雕塑,在岛上我们也是匆匆而过,更不用说路边的风景了。我想下一次有机会,一定要把小岛看个够。
在回去的船上,可以远远的看到妈祖的雕塑,那时我欣然一笑,真的小岛很美。因为有了妈祖她的美才得以如此的闪耀。看着泛起的白色浪花和远处落日的余辉,一天的疲惫也就静静的消失了。
这一天很美,妈祖很美!


挚爱凤山寺   莫芳芳
人们常说,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想起前一个晚上要去到处找旅馆住的情景,我会忍不住在想幸亏有队友的亲戚帮忙,我们才能那么顺利,不然不知道要晃悠多久。
我们一早就坐车到南安凤山寺,由于一直吹空调的关系,在采访的途中,我差一点就吐了,感觉很迷离,眼泪一直掉。大家都说我在哭,稀里哗啦的,其实没有啊,真够丢脸的!
在凤山寺,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招待。黄先生一直很热心的给我们介绍广泽尊王的历史和凤山寺的历史发展沿革。凤山寺在文革时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现在的神像大都是后来建起来的。相比起台湾的金碧辉煌,这里要逊色多了。但是由于南安是广泽尊王的发源地,不仅闽南地区而且台湾的信众都把南安凤山寺作为圣地来朝拜。一个寺庙的伟大并不是看她的雄伟壮观而是看她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她能够带给我们心灵的意义。
在凤山寺,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群,人们怀着各种各样的愿望来上香,却怀着同样的崇敬来朝拜。是的,是一种信仰把各种各样的人们聚在一起,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很好玩的是在凤山寺,我们好几个都跪拜着求了签,在解签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别样的快乐。也在黄先生的介绍下我们去坐了龙床,许了我们各自的愿望(至于我许了什么,那句不告诉你咯),希望能够得到广泽尊王的福泽。
是的,我们都会幸福的,不是吗?
再回望一眼,我挚爱的凤山寺!

福建神明在台灣調研紀要

(1)

写这篇总结的时候已经是86号,记得上次开会的时候说总结报告要在上个周末结束的时候交给彩梅,而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星期,我的这篇总结还没有上交,其实更早的时候我就已经说过要在7月的某一天写好了,可是一直到现在大家的总结都已完成的时候,我却刚刚开始写,想来真是有些惭愧,一直找借口说自己没感觉写不出来东西,殊不知不逼自己紧点儿任务永远会这样子拖下去,昨天要不是彩梅追问这件事情,这篇总结等到开学能不能完成也不可知。作为实践队的副队长不能够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团队中很难让队员们信服,又怎能去要求队员去按时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呢?所以开篇我指出自己这方面的错误,希望以此为戒改正错误,以后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中去,按时的完成任务,在团队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在下一篇总结中我会着重的谈下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这一篇就不展开写了。
73号接到飒飒的电话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当时很失落,想又少了一个人怎么办,就这么几个人去我的目标怎么能达成?不过已经定下来的事情只能够继续让它进行下去,于是7个人去了火车站,入站口前我们拍下了第一张团队合影,那是我们经过的见证,盼望着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登上火车几个人开始打牌聊天,这时我又兴奋了,因为飒飒说她好点儿的话会过来找我们,当时我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一句话“一个也不能少”,当然跟张艺谋拍的电影没什么关系,只是我想作为一个团队,每个成员能够不掉队那是多么难得的事情。这对这个团队士气的鼓舞是多么的重要,对这次活动能够顺利的结束我又增加了几分信心。所以在此我想说谢谢飒飒,当然还要谢谢那些一块儿出行的队员,那几天天气很炎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车上度过的,这三天下来真是把大家累坏了,每次吃饭我为了控制花费导致你们吃的也不是很好。希望大家多多原谅,辛苦你们了。

下面我想谈两点与本次外出调研没太大的关联,但却是在这些次开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共同做好的地方,我认为这两点很重要,不论你将来走进工作岗位还是做其他的事情,做到这两点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态度的问题。第一点,守时,你去上班也好,去面试也好,去约会也好,守时很重要。想一想你去面试去了,让面试官在那里等了你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想一想你去跟女朋友约会,让你女朋友在某个地点等你半小时她会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结果都可想而知,我想说的是以后大家能够准时,提前几分钟咱不吃亏。前段时间大家的迟到现象很明显我想大家也都感觉到了,很多时候要等到约定的时间过后半小时才能正式开始,不过这几次是好多了,以后呢如果有什么事情不能够按时到场的也发条短信或打个电话,表示你还记得,这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第二点,不要给自己找一大堆的借口,错了就承担这没什么,没能完成任务要及时的反应,有什么困难要提早说。这一点好像很长,我也做的不是很好,可以说做的还很差,在开会的时候总会有任务分派下来,对于分给自己的那份任务自己要把它弄明白,要清楚怎样去完成它,如果有什么困难需要上级帮助的要当场提出来,我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说,不单单指咱们开会。不要等到下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把任务完成了,自己很不好意思的说还没有完成,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会给上级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想想这样发生几次上级还会把任务交给你去办吗?你也许会说不交给我更好,那我不就省心了嘛,你是省心了,但你也把晋升的大门给关闭了。刚才谈的是工作中的问题,如果你在大学期间平时都不怎么注意这点,等到工作的时候会重蹈上面所出现的问题。另外,我还想说的是做不做是一个问题,找不着借口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你做都没做但是却给自己找一大堆的借口,说这个问题多难多难,那你的态度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去认真做了我想结果总不会太差,不要抱怨说自己做的太多,将来你会发现这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刚才也说了这两点谈的是一个态度问题,我希望就我们做的不好的这两点大家能够同心协力去克服,这不难但是却很不容易做到。如果这两点大家能够做的很好,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能够走的更加顺利。

总的来说,那三天大家还是过的很愉快的,让我们向前看,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东西。一个团队的建设靠的是大家共同努力,我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共同建设好,我会尽量克服自身的缺点,争取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还是想重申当初我想达到的两个目标“第一,我希望大家玩的非常开心,相处的非常愉快和和谐,这是我最最看重的。第二,在第一个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做出一些成果的话当然最好,如果不能的话那就权当一次旅游”。真诚的希望从台湾回来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亲如兄弟姐妹,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互相帮助,现在你们有的或者实习,或在准备考研或在家中与家人团聚,希望你们的愿望都能实现,希望你们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够走的顺利。想说的只有那么多,就这样结束了这篇总结吧。
                                                            
  宁战房
                                                          201086


总结(2)

转眼距那次闽南实践已经一个月了,有些东西淡忘了,有些东西却深深的烙在了脑海里。这篇总结如果放在一个月前去写,那是什么东西都记得还很清楚,写起来可定比现在顺手,也更容易把自己真切的想法写出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也没能认真的抽出那么两天去回顾下整个活动的始末,没有能够去认真的思考下整个活动是不足与成功之处。今天下午背着昨日借的笔记本电脑来到图书馆,静静的坐在桌前开始思索,不知道以一个怎样的思路去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思路断断续续,姑且想到什么就直接写出来吧。记得出发前夜开会的时候我对你们说“这次实践活动我希望达到两个目标,第一,我希望大家玩的非常开心,相处的非常愉快和和谐,这是我最最看重的。第二,在第一个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做出一些成果的话当然最好,如果不能的话那就权当一次旅游。”这话我一直记得,达到目的了嘛?每当一个人的时候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汗颜,当然我更不敢拿这个问题去问你们,因为我认为答案不会让我感到满意。不过当时说这两个目标的时候那是我真实的想法,我知道大家对这次实践活动都不是很上心包括我本人也是这样,我真心的希望通过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大家彼此之间能够更加的熟悉,以后有事的时候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希望是这样,它的实现还需要我们大家一块儿共同去努力付出才能够实现。
下面从我自身的几点来谈谈没有做好的地方:1.拖延,在前面我已经提到,因为把什么事情都往后推,致使在最后关头时间不充足,要大家一下子做很多事情,我想我应该更早的时候就把事情安排下去,以便大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并且时时的了解和监督任务的完成情况。这样子的话就不会导致在最后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一开始什么事情没有,但是后来却一大堆的事情忙不过来2.感情用事,脑子一热就不会考虑太多,作为一个团队的副队长,在说话的时候以及在作出决断的时候考虑问题应该全面些,应该要顾及到整个团队其他成员的感受,应该从整个团队利益出发,应该多听听其他队员的想法,不能仅凭自己的一时冲动做事情。最后回来的时候路上出现的那点儿小争执,就是我感情用事的结果,幸亏大家没跟我计较。3.缺乏决断力,这一点儿在外出的三天体现的很明显,时时都需要我做出一个决断,队员之间有时候意见又很难统一,想顾及所有队员的感受不可能,经常很难做最后的决定,有时候是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但结果发现不是最佳的选择。这一点在泉州火车站下车的时候体现的很明显,当时讨论是要一块儿先去找旅馆在回来接飒飒,还是留几个人在车站等剩下几个人去找旅馆,然后大家在宾馆汇合,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使得大家很晚的时候还在外面找旅馆.4.执行力不足,记得出发前我要求大家在外出的几天每天坚持写一篇感受,还要写新闻稿,可是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完成,感受当天写才能够写的真切,过后就可能不太强烈,某些细节性的东西就会忘记了,我自己都没做到,怎么能给去要求你们,所以说自己执行力不足。那天晚上借了连莲香的电脑准备开始写总结,写下当天的感受,可是没写几个字就停下来去看电视了,可见执行力不足啊!5.考虑不全,准备不足,为什么说这一点儿,猜想一块儿出去的我们几个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在开展座谈的时候,要大家去问问题,很多问题都没有针对性,有时候我真怕冷场,我们通过座谈通过问问题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什么的程度?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东西是前是需要准备好的,当然每个寺庙都有其一些特色的问题,但是大部分还是需要事前设定出来的,而这个准备工作我没有能够很大家一块儿准备好。我记得之前开会的时候慧艳就提出来这个问题,当时我没有重视,致使后来这样的结果,想来真是不该。6.不够包容,记得几次和以前做过实践的同学一块儿聊天的时候,每次他们都告诉我他们队员之间是多么的和谐以及当初他们是怎样组建实践队的。这总想起我们实践队,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系,我们不是通过同学介绍互相认识的,更不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兴趣去做此次实践活动的,之前我们彼此之间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在互相了解和熟悉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每个人抱着一颗包容之心,对我来说当然要求更高,在队友几次表现出我认为不满意的行为时都流露出自己的不愉快的表情,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对于一个副队长来说他应该尽量的去包容队员的缺点,同时尽量去发挥队员们的优点。我自身方面就先谈这些,很多缺点儿还需要我去改正,写出来不代表已经没问题了,在今后的活动中我还需多多注意。也希望大家能够监督我,如果我以后有什么做的不当之处,还希望你梦能够帮忙指正。
这一篇总结主要从我自身谈了一下出现的问题,人无完人,在这段时间中大家也都有一些地方需要改正的。记得谁说过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像是几种化学药品,时间久了总会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够相识是缘分,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是朝一个好的方面进行的,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相信我们能够做的更好,一定的!
                          
                                宁战房
             闽台缘 ,民间情
                   ——人文学院赴闽台民间信仰调研暑期实践心得
         柯彩梅     07中文文学      10220078102515   
近年来,大陆与台湾两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两岸文博会”“两岸书画艺术展”“两岸寻根”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各种各样的两岸活动,海峡阻隔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的愿望。其中,强烈地连结着闽台两地民间交往的是各自共有的民间信仰。闽南的四大神妈祖、广泽尊王、清水祖师和保生大帝在台湾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信众。近年来,四大神纷纷巡台,所到之处都引起台湾民众的欢呼雀跃。这四大民间信仰把台湾和大陆紧紧地联系了起来,是促成两岸和谐共融的重要纽带。
作为最靠近台湾的大学学子,我们希望能亲身的感受两岸的同根同源,亲历两岸文化交流的历程,期待能为两岸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同其他来自不同学院的11同学自行组建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凤凰·长城”学子调研团,计划利用2010年暑期实践期间对闽南和台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调研,通过观察各地的宗庙,与寺庙负责人座谈,采访信众等方式,了解两地的信仰情况,收集两地民间信息,认识两岸民间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今年4月开始, 我和队友就开始筹划这次活动,5月份完成活动的具体安排。6月份开始我带着两位队友前往安溪清水岩踩点调查,对活动进程有了更明确的认识。7月份我们用三天时间对闽南的保生大帝,妈祖,清水祖师,广泽尊王四大信仰进行调研。闽南的三天之旅令我们大开眼界,深入了民间的一角,了解了诸多在学校里难以了解到的东西,对闽南的民间信仰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并且从闽南寺庙获得的台湾民间信仰信息无疑为我们的台湾之行很好地做了铺垫
虽中间小有波折,我们还是于937日成功前往台湾调研,五天之行在我眼里或许有些匆忙,但已经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闽台民间信仰虽有差异,但仍洋溢着的浓浓的情谊与割舍不断的渊源。。。。。。
台湾的很多民间信仰源于大陆,尤其是闽南地区(如泉州、莆田等),例如,妈祖祖庙在莆田湄州岛;广泽尊王的祖庙是泉州南安诗山凤山寺;清水祖师来源于泉州安溪;而海沧青礁慈济宫则是保生大帝的发源地。台湾这些神祇绝大多数是明清时期由福建尤其是泉州、漳州移民携带入台的。移民迁徙是一个布满危险的历程,尤其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布满各种生命危险,即使侥幸到达台湾,险恶的生存环境还是威胁着移民的生命安全。为了摆脱各种惧怕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因此早期泉州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神庙虔诚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带在身上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健康。而当他们顺利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时,这些分身的神像也一同被保留下来,久而久之演变成今天大众化的民间信仰。时至今日,妈祖、保生大帝已是台湾的第一第二大信仰,广泽尊王和清水祖师也有数量庞大的信徒。台湾已到了“三步一小寺,五步一大庙”的地步,可见这些信仰对于人民精神寄托的重要作用。令人深受感动的是,我们所到之庙,大至开基祖庙,小至村庙,都有进香谒祖的习惯,有的甚至连续多年,有的早已是日常活动。他们关心祖庙,热衷祖庙事业,并积极为闽台宫庙之间的联谊牵线搭桥,而不计个人利益。庙与庙之间的交流同时带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安溪清水岩每年都要接待几百几千的台湾进香团,妈祖庙更是不计其数。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因为共同的信仰而有了频繁深入的交流。闽台之间的这份缘,这份情对于促进两岸交流不正大有好处吗?
此次调研活动,我收获难以言尽。最主要的我切身实地体会到了两岸之间长久的历史渊源以及两岸人民化不开的亲缘关系,了解到了平日并不熟悉的民间信仰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闽台两地文化的相似与差异。此次活动意义颇为重大,让我真正感知两岸交流的历史与现状,也思考两岸不仅是民间信仰还有其他方方面面更多的交流及其方式,望将来能为两岸交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福建神明在台灣(廈大人文學院暑假調研)

2010年厦门大学闽台民间信仰
调研项目策划书



调研课题:闽台民间信仰交流融合
调研地点:闽南、台湾
调研团队:“凤凰·长城”学子调研团(人文学院暑期实践队)
指导老师:余光弘  童炎



策划目录:
一、调研课题
二、调研背景
三、调研意义与目标
四、资源需要
调研行程和调研单位
(一)前期准备活动
(二)活动的前期宣传
(三)调研行程安排及调研单位
(四)活动后期总结与宣传
经费及预算
注意问题及细节
活动相关人员及分工

一、调研课题
对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进行实地调研,探讨两地民间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以及闽台两地的交流现状,由此形成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成果集册出版。
二、调研背景
近年来,大陆与台湾两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两岸文博会”“两岸书画艺术展”“两岸寻根”“两岸服装纺织博览会”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各种各样的两岸活动,海峡阻隔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的愿望。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在泉州参加首届两岸闽南文化节时说:“台湾文化就是闽南文化的延伸、传承,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确,台湾历史上的外来居民中有80%是来自闽南地区的。由此带来的文化传承使台湾的民间文化有着诸多相同之处。突出表现在民间宗教信仰上。闽南和台湾民间信仰的共同显著特征是非常广泛,妈祖、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玉皇大帝,尧舜禹三官大帝,关公,五福大帝、观音、天公等等琳琅满目在闽南,妈祖、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四大信仰等是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代表,被称为“闽南四大神”。在台湾,妈祖被尊为天上圣母台湾百姓家中常在神龛中挂家常五神,妈祖位居其中。目前台湾有妈祖信仰者1600多万,占台湾总人口70%以上。生大帝是仅次于妈祖的第二大信仰,目前,全台湾有六百多座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清水祖师的信徒有1000多万。广泽尊王庙宇有五百多座。这四大信仰在无论是在闽南还是台湾地区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7年以来,历年都有湄洲妈祖巡台湾活动。随着2009台湾妈祖联谊会跟祖庙联合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两岸信众的交流热情日益高涨。而仅2007年,清水岩就接待了70多个台胞进香团。每年农历八月以后,几乎天天有台胞组团到清水岩进香。清水岩已成为国家级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20097凤山寺广泽尊王前往台湾巡安赐福,为期25天,行经宝岛台湾15县市,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2010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巡
暨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将于425启动,进行为期12的巡游,保生大帝神像将自北向南,巡经台湾18个县市……这四大民间信仰把台湾和大陆紧紧地联系了起来,是促成两岸和谐共融的重要纽带。有鉴于此,我们拟组建“凤凰·长城”学子调研团,计划利用2010年暑假对台湾和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进行实地考查,主要对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广泽尊王等方面的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作为最靠近台湾的大学学子,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亲身的感受两岸的同根同源,亲历两岸文化交流的历程,同时期待能为两岸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调研意义与目标
关于两岸,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一波建议,支持民间文化组织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他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两岸同胞参与的积极热情所呈现的民间性,自发性和多样性,显示了中华文化深深植根在人民心中的现实,也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稳定性。共推民间文化交流,能够增进民族认同感。本次活动针对闽南和台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调研,观察各地的宗庙,了解两地的信仰情况,收集两地民间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出版采风集,旨在期望能为加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和谐做出贡献。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一直铭刻在每位凤凰学子的心上,它是我们不断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此次调研活动是在社会机构和人士的支持下厦门大学12名学生团体所开展的一次暑期实践活动,相信此次活动对厦大校训会是一个新的诠释,是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是开拓大学生视野、树立远大理想的一个平台。
四、资源需要
(一)已有资源:
  1. 人员:指导老师1名、学生12名;
2. 设备:照相机若干,摄影机1台;
3. 经费:“新长城”助学基金委员会及赞助单位支持共计约7万元人民币;
4. 相关资料:闽南地区相关庙宇的纸质资料及文献;
(二)所需资源:
  1. 台湾地区实地调研庙宇的相关资料及相关单位与人员的支持;
  2. 台湾研究院的相关老师指导及文献查阅;
  3. 学校推荐信

调研行程和调研单位
(一)前期准备活动(2010/03-2010/05):
1. 小组成员分工查阅闽台民间信仰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交流,确定相关细节;
2. 联系相关旅行社了解出入境事宜,协商费用、行程问题;
3. 做好项目策划,争取获取学校、新长城及相关宫庙支持;
4. 做成系列调查问卷,以便采访。
(二)活动的前期宣传(2010/06):
1. 海报宣传:宣传活动的整体规划及意义,海报张贴于三家村、白城、凌云、海韵等地,以扩大本次活动在本校学生间的影响力;
2. 讲座宣传:邀请资深老师举办闽台民间信仰文化讲座,为本校同学进一步了解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提供平台;
3. 设点宣传:由本团队成员在三家村举办为期两天的设点宣传,供同学现场咨询,帮助同学了解此次闽台调研活动;印发关于闽台民间信仰文化的宣传单,并进行现场分发。
(三)调研行程安排及调研单位(2010/05-2010/08):
1. 闽地民间信仰文化调研(2010/07
调研单位:
莆田湄洲妈祖庙、南安凤山寺(广泽尊王)、安溪清水岩(清水祖师)、
漳州龙海角美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
  调研行程安排:
1)莆田湄洲妈祖庙:行程2天;
2)南安凤山寺:行程1天;
3)安溪清水岩:行程1天;
4)厦门海沧区青礁慈济宫:行程1天。
  调研内容:
1)与所走访寺庙的负责人进行沟通,收集庙宇相关资料,并争取获得相应台湾寺庙的联络方式,做初步沟通。
2)在访察寺庙期间,尽量能够走访附近地区,与当地民众交流,以求对今
年来各个信仰的发展状况有个纵向了解。
备注:此部分活动环节若能顺利进行,能提前与台湾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将对后续赴台调研相关事宜做好安排,其意义重大。
2. 台湾民间信仰文化调研(2010/08
调研单位:
1)妈祖庙:料罗顺济宫(妈祖)、台北关渡宫台南鹿耳门天后宫、台北龙山寺 (备选)

2)清水祖师:三峡祖师庙、台南四鲲身龙山寺、清水祖师庙(备选)、 艋舺清水岩(备选)、淡水祖师庙(备选)


3)广泽尊王:台北保正殿、台南玉皇玉圣宫、台南下林玉圣宫(备选)、台南市乌桥玉圣宫(备选)

4)保生大帝:琼林保护庙、溪边顺境宫、官里的仰云殿(备选)、珠山大道宫(备选)、台北保安宫、台南县学甲慈济宫

5)鹿港镇(备选)

  调研行程安排:
1)第一站:金门(1天)
重点:保生大帝信仰
必要调研单位:
金湖镇(机场所在地):琼林保护庙(保生大帝)、溪边顺境宫(保生大帝)、料罗顺济宫(妈祖)
备选调研单位:
金城镇(金门代表镇):官里的仰云殿、珠山大道宫(保生大帝)
烈屿乡:清水祖师庙(金门县烈屿乡上岐村青岐69号)


2)第二站:台北(三天)
调研单位:
台北关渡宫(妈祖)  ps:官网、官渡宫图书馆
备选单位:台北龙山寺 (妈祖)   ps:位于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寺奉祀十八罗汉、妈祖、四海龙王、注生娘娘等,典型的神佛合一的寺庙。旅行社常规旅游景点


三峡祖师庙(清水祖师) ps:建筑特色  台灣台北縣三峽鎮秀川里常福街1
备选单位: 清水岩 :台北万华区康定路81号,清水岩俗称祖师庙,建于1790年,是台湾最古老的祖师庙。主要考虑在台北市内。旅行社常规旅游景点
            淡水祖师庙:台北地区三大祖师庙之一

台北保安宫(保生大帝)  ps:台北三大寺庙之一,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保生大帝文化祭

台北保正殿(广泽尊王)

3)备选站
台中:
调研单位
台湾漳化县鹿港镇               ps:余老师建议,庙宇集中地。旅行社常规旅游景点
 
4)第三站:台南(三天)
调研单位:
台南鹿耳门天后宫(妈祖)  ps:官网、台南市安南 () 一街136 電話(06)2841386-7 (06)2840098 真:(06)2840317
备选单位:彰化天后宫

台南四鲲身龙山寺(清水祖师)  ps:台南市東區東門213427

台南县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  ps台南县学甲镇济生路170  由台南火车站前搭往学甲的兴南客运,于学甲总站下车,步行前往;或由新营搭往学甲的新营客运,于学甲中正路下车。 

台南市玉皇玉圣宫(广泽尊王) 
备选单位:台南下林玉圣宫、台南市乌桥玉圣宫


  调研内容:
向相关庙宇负责人获取相关资料、采访信众、实地调研、现场感受,总结领悟两岸信仰的共通共融之处。
(四)活动后期总结与宣传:
 1. 图片、视频材料剪辑及整理;
 2. 为图片配写相关文字说明;
 3. 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4. 将活动成果整理成册,付印;
5. 进行后期宣传,扩大活动影响。


闽台民间信仰调研报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凤凰·长城”暑期实践队


调研课题:闽台民间信仰交流融合
实践地点:闽南、台湾
实践团队:“凤凰·长城”学子调研团
指导老师:余光弘  童炎
作者:全体队员

2007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闽台民间信仰暑期社会实践队
调研报告
一.   调研课题相关介绍
(一)调研课题
对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民间信仰进行实地调研,探讨两地民间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以及闽台两地的交流现状,由此形成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成果集册出版。
(二)调研背景
近年来,大陆与台湾两地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两岸文博会”“两岸书画艺术展”“两岸寻根”“两岸服装纺织博览会”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交流,各种各样的两岸活动,海峡阻隔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的愿望。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在泉州参加首届两岸闽南文化节时说:“台湾文化就是闽南文化的延伸、传承,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确,台湾历史上的外来居民中有80%是来自闽南地区的。由此带来的文化传承使台湾的民间文化有着诸多相同之处。突出表现在民间宗教信仰上。闽南和台湾民间信仰的共同显著特征是非常广泛,妈祖、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玉皇大帝,尧舜禹三官大帝,关公,五福大帝、观音、天公等等琳琅满目在闽南,妈祖、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四大信仰等是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代表,被称为“闽南四大神”。在台湾,妈祖被尊为天上圣母。台湾百姓家中常在神龛中挂家常五神,妈祖位居其中。目前台湾有妈祖信仰者1600多万,占台湾总人口70%以上。保生大帝是仅次于妈祖的第二大信仰,目前,全台湾有六百多座供奉保生大帝的庙宇。清水祖师的信徒有1000多万。广泽尊王庙宇有五百多座。这四大信仰在无论是在闽南还是台湾地区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7年以来,历年都有湄洲妈祖巡台湾活动。随着2009年台湾妈祖联谊会跟祖庙联合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两岸信众的交流热情日益高涨。而仅2007年,清水岩就接待了70多个台胞进香团。每年农历八月以后,几乎天天有台胞组团到清水岩进香。清水岩已成为国家级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20097凤山寺广泽尊王前往台湾巡安赐福,为期25天,行经宝岛台湾15个县市,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2010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巡游
暨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将于425启动,进行为期12天的巡游,保生大帝神像将自北向南,巡经台湾18个县市……这四大民间信仰把台湾和大陆紧紧地联系了起来,是促成两岸和谐共融的重要纽带。有鉴于此,我们拟组建“凤凰·长城”学子调研团,计划利用2010年暑假对台湾和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进行实地考查,主要对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广泽尊王等方面的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作为最靠近台湾的大学学子,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亲身的感受两岸的同根同源,亲历两岸文化交流的历程,同时期待能为两岸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调研意义与目标
关于两岸,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一波建议,支持民间文化组织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他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两岸同胞参与的积极热情所呈现的民间性,自发性和多样性,显示了中华文化深深植根在人民心中的现实,也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稳定性。共推民间文化交流,能够增进民族认同感。本次活动针对闽南和台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调研,观察各地的宗庙,了解两地的信仰情况,收集两地民间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出版采风集,旨在期望能为加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和谐做出贡献。
 此外,“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一直铭刻在每位凤凰学子的心上,它是我们不断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此次调研活动是在社会机构和人士的支持下厦门大学12名学生团体所开展的一次暑期实践活动,相信此次活动对厦大校训会是一个新的诠释,是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是开拓大学生视野、树立远大理想的一个平台。

(四)调研方法
本次实践课题以观摩选点城市的主要寺庙为核心,在研习前人研究闽台民间信仰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我们的身体力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研究。以莆田、泉州、厦门,台湾金门,台北,台南,高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上网、搜寻图书、与庙宇管理人座谈、与信众交流等方式进行几地评析探索,对不同信仰的深入调查,找出闽台地区民间信仰的异同。


二.调研行程和调研单位
本次调研活动分为两部分:闽南行和台湾行。
闽南方面,我们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四座庙,莆田湄洲妈祖庙、南安诗山凤山寺、安溪清水岩、厦门海沧清礁慈济宫。我们于73日至75日间走访了这四座祖庙,成功同各庙管理委员会深入座谈,并获赠大量相关材料。同时分组对信众进行了采访。闽南行对闽南的民间信仰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并且从闽南寺庙获得的台湾民间信仰信息无疑为我们的台湾之行很好地做了铺垫。
台湾方面,我们选取典型的金门、台北、台南三地,于93日至96日间走访了将近10座庙。通过与寺庙管理人、与信众及台湾民众的交流,我们多方面了解了台湾这四大信仰的过去与现在。具体行程如下
201073:莆田湄洲妈祖庙
201074:南安诗山凤山寺
201075:安溪清水岩
2010723:厦门海沧清礁慈济宫
201093:金门 之  烈屿乡清水祖师庙, 金城镇大道宫
201094:台北 之 龙山寺 , 艋胛清水岩祖师庙
201095:台南 之  中台禅寺
201096:台南   鹿耳门天后宫, 学甲慈济宫
二.   调研成果
关键词:民间信仰  闽台
正文:
  民间信仰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在民间流行的,多数社会下层民众对某些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体信奉敬仰的心里状态和行为过程,包括民间普遍的俗信以至一般的迷信,是民众中土生土长自发状态的一种朴素从善的精神崇拜现象。它与宗教崇拜、封建官府祀典、风俗习惯往往交流混合,范围比宗教信仰范围更为广泛,有的已经渗透在风俗习惯中,如妈祖信俗、迎春绕境等。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特征中一个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与人类学、社会学、史学、民间文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艺术史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关联,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从古至今,闽地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林立的宫庙、成百上千的神灵、频繁的宗教活动、众多的信徒构成闽地民间信仰的基本内容。清末学者杨浚在《四神志略》中列出的妈祖(即 “天上圣母”)、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四位福建主要神祗 ,即是闽南民间信仰神明的主要代表。随着闽南人的往外移居迁徙,这些民间信仰也随之往外传播,尤其是往台湾。由于闽台之间仅一海之隔,聚居在福建的闽越族又是一个善于舟楫的民族,所以有不少闽越人驾船或漂流到台湾去,这在远古社会就已开始。汉代以后,随着闽越国的灭亡,福建与台湾的来往一度中断,由于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程度不同,闽台经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呈现出不同步发展的状态。宋代以后,闽台文化又开始汇合,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才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闽台区域文化。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过程,贯穿闽人大批移民台湾的始终。在台湾的汉族移民中,闽南人占全岛汉族人口83%左右。此间,闽南的民间信仰传播到台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福民间信仰通过分灵、分香、漂流等途经传播台湾后,台湾分灵庙则定期到福建祖庙进香谒祖。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有了新的发展,除了成千上万的台湾信众前来福建祖庙进香谒祖外,福建祖庙的主神也应邀频繁赴台湾巡游,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两岸的民间信仰往来可说十分密切。由于两岸分隔,闽南与台湾的民间信仰虽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但其内容和形式多多少少已有差异,本次调研目的即为探寻两地民间信仰同异而来。
上面提到,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民间信仰的主要代表,即闽南主要民间信仰。我们的调研即针对这四个信仰的相关庙宇展开,以下将分块阐述。
(一)  海之传说——妈祖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因为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林默从小聪明颖悟,异于常人,长大后乃矢志不嫁,立意终生行善。除乐于助人,为人治病消灾外,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 “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林默后来因某次为救落海之人而不幸牺牲,而那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起初人们祭拜妈祖只为祈求保佑出海平安,因此妈祖信仰也只是在沿海地区较为流行。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现在普遍认为妈祖除了能保佑出海平安外,对信众的其他愿望也很灵验:如升官发财、家庭幸福、求子等等,这使越来越多的人信奉妈祖。
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千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曾有过的。历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的面越来越广。由莆邑一带走向五湖四海,达到无人不知,无神能替代的程度。奉祀妈祖的宫庙,在我国沿海各省、市,例如潮州、莆田、汕头、泉州、漳州、雷州、湛江、海南等以及内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3省、区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妈祖庙
 台湾被认为是全世界民间信仰最盛行的地区,而妈祖正是台湾的第一大信仰。妈祖在台湾被尊称为“天上圣母”,人称“东方的维纳斯”。台湾百姓在家中神龛内挂“家常五神”,妈祖画像位居其中。妈祖传入台湾是在明清时期,那段时期大量福建移民抛妻别子,走上渡海赴台的拓殖之路。他们在从故乡登船下海之前,往往先请一尊妈祖神像上船,希望保佑他们战胜风浪,读过“凤涛喷薄、悍怒激斗、瞬息万状”的黑水沟。入台之后,移民往往就地建庙,供奉随船而来的妈祖神像,于是台湾岛内就有了第一批的妈祖庙。往后妈祖因屡助统治者,“水涨鹿耳门”“引舟入澳”“澎湖助战”等传说使妈祖得到政府不断的支持和帮助,妈祖信仰因此在台湾广泛地传播开来。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在日据初期,妈祖信仰受到比较大的冲击,许多庙遭毁,祭祀仪式也被迫停止。日据中后期,妈祖信仰得到恢复。此前在清代几乎没有到过台湾巡历的湄洲妈祖,在日据时期却有过数次到台巡历。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蒋介石退守台湾,两岸对峙,两岸的妈祖信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正常的交流。台湾妈祖信仰呈现日趋多元化与本土化。目前,台湾有妈祖信仰者1600多万,占台湾总人口70%以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圣母圣诞日,许多地方都要在妈祖庙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还往往有电视台的参与报道。
 湄洲岛是妈祖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台湾妈祖的“分身”常常要回福建莆田的“祖庙”进香乞火,或者邀请妈祖神灵到分庙绕境巡游,一次获得来自祖庙神灵的超长“灵力”,进一步加强“分身”与“祖庙”的血缘关系。日据时期,为抗拒日本的同化政策,一些信徒想方设法绕过日本当局的种种限制,组织乡团取道香港或日本,到湄洲妈祖庙进香或请回分灵,如1911年基隆庆安宫进香时请回黑面妈祖,1916年彰化鹿港妈祖庙进香是请回湄洲正二妈等。国民党撤迁台湾,至大陆改革开放以前,台湾民众一直无法实现到湄洲妈祖庙进香的愿望。但在19491987年底,还是有数千名台湾的妈祖信徒克服重重困难到湄洲进香并从祖庙以“分灵”形式请回妈祖神像300多尊。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两岸间的三通呼声日益高涨,许多妈祖信徒更是不顾当局的禁令,通过各种渠道前往妈祖庙进香,行程了“官不通民通,民通以妈祖为先”的局面。现在,台湾的信徒每年都会组织朝圣团到湄洲祖庙进香,抬着他们供奉的妈祖神像来到湄洲进行“妈祖返娘家”,并再次从祖庙请湄洲妈祖去台湾分灵,形成了规模很大的妈祖热。
 然而,两岸分隔之下,台湾妈祖信仰和大陆妈祖信仰多多少少已产生一些差异。相较而言,大陆的妈祖庙的规模比较大,一般都由很多殿组成,庙内供奉的神明除了妈祖之外,还有很多“副神”,俗称妈祖的朋友,主神妈祖总是位于殿的中间,两侧供奉其他神明。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陆的很多寺庙都遭到破坏,妈祖庙当然也不能幸免,我们现在看到的妈祖庙大多是后来重新修建的,因此比较现在化——为钢筋水泥仿木结构,而原始的妈祖庙多为木质结构。,台湾庙宇的规模要小很多,但在无论在庙宇的数量上还是精致程度上要远远胜过大陆。台湾的寺庙随处可见,很多寺庙都小而精致,其柱子和房顶的雕刻色彩光鲜、华丽细致,让人叹为观止。大陆历经文革,信仰的“软件”——祭拜仪式、文化等也大大丢失,后来人们才努力找回这些遗失的部分,尽力将其按原来的样式传递下来,大陆的管理人表示在这方面应多向台湾学习。台湾的妈祖祭祀活动普遍而讲究,例如每年3月间,妈祖的信男信女会陪伴台湾各地的妈祖神像步行到北港探亲。每逢此时,来自台湾各地的数十万信徒,先赶至大甲镇汇合,陪伴妈祖神像步行前往北港探亲,来回300里,历经30多个村镇,参拜沿途数不清的庙宇。年年如此,且秩序井井有条,气氛极为隆重虔诚。在运行模式上,现在大陆寺庙的运行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门票和香油钱,因此游客去寺庙参观、祭拜都要买门票,这是大陆庙宇与台湾庙宇的一个不同之处,台湾庙宇不收门票,可能他们的信众在寺庙建设这方面自愿捐款的数额较多,因此不需要“门票”这种较强制型的方式。而在庙宇发展上,台湾庙宇比大陆庙宇花样多得多,如鹿耳门天后宫作为新庙会文化的推动者,庙内有着湄洲祖庙所没有的诸多细节:时尚许愿牌、挂名灯笼、平安桥、灯墙、摄影展、文化宣传栏、图书馆。。。。这些细节新鲜时尚、体贴人意,彰显着庙会文化的新气息。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对妈祖信仰的虔诚程度上,台胞远胜过大陆人民,他们有些甚至把信仰当做自己的事业,而完全不图回报。

(二) 忠孝童子——广泽尊王
他生前没有像妈祖那样救苦救难的善举,也无像关公那般忠孝节义的事迹,更没有像孚佑帝君的苦心修行。他只是一位年仅十余岁的小孩童,因为曾经善待主人所聘请的一位地理师,因而得到地理师的指引而得道成仙。他就是广泽尊王。广泽尊王是中国福建泉州三邑南安的乡土神,又称“保安尊王”。俗称“郭圣王”、“郭姓王”、“郭相公”、“翘脚王”等。广泽尊王升天前,是名叫郭洪福的一位牧童(一说为“郭忠福”或“郭干”),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二月廿二。福建南安小溪场金谷人(今泉州安溪)。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父名郭亮,母名林素娘。父母皆受雇于杨姓地主,他七岁丧父,家境贫寒,父亡后,偕母迁徙南安县诗山,帮忙地主放牧。性至孝,路至远,每日必归家省亲。后因地理师的指点和自身的造化而得道升天。升天后屡显神迹。乡人嘉其孝,怜其殇,大家出钱出力,在坐化处筑祠纪念,称为郭山庙。郭忠福成神后,人称郭圣王。邻近乡人,争传郭孝子化身奇事,乡人纷纷前往祀求,且非常灵验,于是香火非常旺盛,有求必应。据说成仙后,郭经常显示神迹,受到历代皇帝尊封,清代光绪年间的《郭山庙志》记载,宋高宗时皇宫火灾,尊王灭火救驾有功,第一次受封;其后宋宁宗、宋理宗都曾敕封,最后一次受封则在清朝同治年间,累积封号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简称“广泽尊王”,宋宁宗并封其父母为“太王”、“太妃”。
明清时期,广泽尊王信仰随南安移民传到闽东、闽西和台湾省及东南亚地区,至今这些地区仍有广泽尊王庙,台湾省最多。福建泉州南安藉人移民台湾时,都以广泽尊王为守护神。除了在家中供奉尊王神像外,目前台湾规模较大的广泽尊王庙,计超过了三十所,以台南市的西罗殿、永华宫较著名,在北部桃园市的镇抚宫颇具规模。广泽尊王庙,大都称凤山寺,这是承袭福建泉州南安人供奉广泽尊王的凤山古寺之名而来。2009年7月广泽尊王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巡台活动,据悉,这是400多年来广泽尊王第一次到台湾巡景,所到之处引起巨大轰动。此次广泽尊王访台,对于维护和延续两岸相连的血脉,增进民族认同感,弘扬慈爱和同的精神,共建和谐社会,都将发挥积极的影响。
广泽尊王的祖庙凤山寺座落在南安县诗山镇西北两里处的凤山之上。凤山寺(又名郭山庙)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奉祀郭圣王。凤山寺绵延千年,历代皆有修葺拓建,诸多神话传说令其充满神奇色彩,是儒道佛三教的仙境圣地。文革期间寺宇遭毁,夷为废墟。1979年,得改革开放之天时,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海内外同胞的鼎力资助下,古刹得以重建。目前,凤山寺已注册登记为道佛教活动场所,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山寺素有闽南宗教第一道场之美誉,香火远播,是闽台港澳乃至东南亚等地众多广泽尊王宫阙庙宇的祖庭,一年四季海内外进香者络绎不绝,人数记有60余万次人次,每年接几百团的台湾进香团。随着改革开放,凤山寺也在不断的加快自己的开放步伐。200110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凤山文化节,让凤山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凤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年前来参访朝圣的海外组团和游客与日俱增,极大提升凤山寺知名度,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产生积极作用。
下林玉圣宫是广泽尊王流传到台湾的第一站,可谓是台湾广泽尊王的开基祖庙。下林玉圣宫主祀保安广泽尊王,缘自郭雨水先生为求平安横渡黑水沟,由福建诗山凤山寺恭请保安广泽尊王金身(俗称郭圣王)前来台湾打拼,所幸圣王公有灵,平安抵达府城,先人为求生活在五条港码头以苦力谋生,并将圣王公奉祀于南势港岸的郭家宗祠。期间圣王宫大显神威救了无数信众,香火日渐鼎盛。后因信众越来越多,为扩大规模,庙址屡迁,后地址与下林玉圣宫。 较之于诗山凤山寺,下林玉圣宫的规模要小得多,只有一间寺庙,但因为经过了整修,装潢相当精致。祭典活动定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廿二日。台湾地区日前正在推广“无烟寺庙”活动,由于广泽尊王生前是一位事亲至孝的牧童,“无烟寺庙”的活动主题“孝行永昭”是以宣扬圣王公的孝顺为主,不抽烟能让身体更加健康,更能身体力行的表达出“圣王公”孝顺的美德。目前,下林玉圣宫致力于创建全国独一无二的无烟寺庙,让来烧香礼佛的信徒能更有一个干净的空间。
相比妈祖而言,广泽尊王的信徒主要是福建南安诗山的移民,规模要小得多。但两岸交流频繁不下于妈祖。1984年信徒 由大陆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清溪威镇庙供请大太保回台湾,下林玉圣宫使圣王公香火再度鼎盛,于民国九十三年(甲申年)重新启建玉圣宫,同年举行入庙 庆成祈安 安座大典,翌年随即前往大陆诗山凤山寺,清溪(现为安溪县金谷镇)太王陵 封莹祭祖。2004年下林玉圣宫举行谢恩祈安五朝建醮大典,台湾庙宇管理人于八月前往清溪(现为安溪县)太王陵恭请太王、太妃王令回玉圣宫鉴醮。而南安诗山凤山寺管理人表示,为促进两岸信仰交流,将于2010年九月间,在南安诗山凤山寺举行“中华广泽尊王世界联谊大会”,并成立“中华广泽尊王文化交流协会”,希望台湾奉祀广泽尊王的庙宇参加。台湾庙宇管理人表示,广泽尊王在台湾信众不少,希望藉此扩大两岸文化事务合作,以及民间文化交流。
因为行程安排,广泽尊王信仰只选择了两座庙宇进行走访。以下对闽台这两座庙稍作比较。在管理模式上,诗山凤山寺现在已隶属于南安市政府管辖,日常的经营管理完全由政府来指派人员负责。下林玉圣宫则设立管理委员会,委员由信徒自行担任或选举产生。寺庙的日常开支全凭信徒的香油钱位置,若香油钱不够,由管理委员会人员自掏腰包,在举行一些重大活动时,由寺庙张贴公告,募集活动经费,不足的部分由委员会成员承担。在日常运营上,诗山凤山寺已经被南安市政府作为一个旅游景点进行打造,所以对于前来拜访的一些信徒或游客会征收相应的门票。下林玉圣宫作为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的祭祀地,对所有人都是免费开放的,全凭信徒意愿捐献香油钱。在相关活动方面,诗山凤山寺积极支持家乡社会事业,关注民生,乐善好施,捐助公益,每年组织便民利民义诊、颁发助学金等,备受社会各界好评。由于下林玉圣宫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尚无进行该项活动。
作为闽南宗教的一种,广泽尊王信仰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管是在闽南地区还是在台湾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两岸交流无疑能发挥规模作用。
(三) 祈雨行仁——清水祖师
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闽南一带多称为乌面祖师、清水祖师菩萨,台湾则称为祖师公、「祖师爷。相传清水祖师俗姓陈,在安溪蓬莱祖殿原名为荣祖(一说为陈昭或陈昭应(其实昭应是南宋皇帝赐封的法号),法名普足,宋仁宗庆历四年正月初六诞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小姑乡。陈荣祖自幼在大云院出家,后有小成,于是便到高太山结茅筑庵,闭关静坐,后经大静山明松禅师指点,参读佛典三年,终于悟道。明松禅师授他衣钵,并告诫他:「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舍弃万缘,以利物济世为职责」,陈应便在麻章施医济药,普救贫病,麻章人士尊他为「麻章上人」。宋神宗元丰六年,清溪(福建安溪,南宋时期更名为安溪)彭莱乡(后更为蓬莱,也是受清水祖师影响)一带大旱,乡人请他去祈雨,立刻甘霖普降,因此被尊称为清水祖师。 清溪蓬莱刘氏便献张岩山,筑一精舍,延请麻章上人居住,并更名清水岩,这就是蓬莱祖殿的由来。麻章上人在此修行十八年,行医救世、独力募化、修桥铺路,人人称便,泉州、漳州、汀州一带的人都十分崇信他。宋徽宗靖国九年,五月十三日在说教中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五岁。地方人士感念其德泽,屡次奉报朝廷,敕赐「昭应广慧善利慈济大师」封号。
  
清水祖师有三项功绩为人称道。一,造桥:造桥铺路,便民甚多。清水祖师于永春劝造桥梁数十。到了安溪,又募捐劝造通泉桥、谷口桥、汰口桥等。清水祖师一生募捐,修造几十座桥梁,对民众生活、行动帮助极大,自然得到民众的感佩。二,施药: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施药活人,是极大的善举。清水祖师以其高超之医术,在瘴疠之气盛行的闽南一带,救治了不少患病的民众,而患者无不感激、爱戴。 三,求雨:一般人认为,普通人不能掌握自然现象,如下雨与否,唯有神圣,方能成之。但清水祖师在世时,就已经屡次祈祷成功,让苍天降下甘霖,被认为有功于解决多次的旱灾。也因为求雨屡次的成功,被视为神迹,清水祖师也被赋予相当的神秘色彩。另据清水岩管理人介绍,清水祖师广种植被,清水岩满山的树都是他所值。清水祖师注重环保,清水岩依山而建,而不杂山开山,庙内仍可见突出墙壁的大块天然石头。
 
  清水祖师是台湾敬奉的主要神祇之一,位于妈祖、保生大帝之后名列第三。清水祖师在台湾的传播与安溪人移民迁台是分不开的。据参访庙宇的沿革表述,明代以后,清水祖师在台已逐步成为人们敬奉的神祇。然而,清水祖师入台传播又较多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明末,在郑成功反清复明队伍中,有许多安溪人携带清水祖师神像随军到台湾;二是清初,李光地荐施琅平台后,林总兵镇台,在他们的极力照护下,大量安溪人携眷渡台,分炉供奉祖师;三是辛亥革命后,随着入台安溪移民的继续增加,清水祖师的信仰又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到台湾的清水祖师庙有近500座,信徒则有1000多万。故有有岩就有清水寺有安溪人就有祖师公之说。庙宇较集中的有台北、台南、高雄等地。台湾较具规模、香火鼎盛的祖师庙众多。艋舟甲清水岩被认为是台北的三大寺庙之一。高雄的洲仔清水宫、仁武福清宫的寺庙建设投资均达1亿新台币以上。1947年起重建的三峡长福岩是台湾著名画家李梅树教授与台湾名匠的呕心力作,是台湾庙宇艺术雕饰的代表,被誉为东方艺术殿堂,其庙存款达3.8亿元。淡水清水岩亦拥有余资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