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榜:唐代的一次科考,考出了超越時空的影響力
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唐朝的第九位皇帝唐德宗李適,開科選士,任命兵部侍郎陸贄知貢舉(任主考官)。陸贄是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政論家,工詩文,尤長於制誥政論。他任宰相期間,勵精圖治,建議皇帝瞭解下情,廣開言路,輕徭薄賦,任用賢能。
陸贄秉性貞剛,嚴於律己,以天下為己任,且敢於矯正人君的過失,揭露奸佞誤國的罪惡。特別是在選拔人才上,獨具慧眼,為時人所讚譽。這也是皇帝讓他當主考官的主要因素。
這次考試,賦詩以《明水賦》,詩則以《御溝新柳詩》為題。如狀元賈稜的《御溝新柳詩》曰:“御苑陽和早,章溝柳色新。託根偏近日,布葉乍迎春。秀質方含翠,清陰欲庇人。輕煙度斜景,多露滴行塵。裊裊堪離贈,依依獨望頻。王孫如可賞,攀折在芳辰。”本科錄取進士共二十三人,可以説是人才薈萃,俊採星馳。這些人,不僅官職顯赫,而且文采飛揚。故當時稱為“龍虎榜”。一般進士科考後發榜,稱為“金榜”,而此科獨稱為“龍虎榜”,可見非同一般。
“龍虎榜”上有李絳、崔羣和王涯都先後坐上宰相寶座,在治理國家上各顯神通,在歷史上留下了濃筆重彩的印記,其中李絳和崔羣以敢於直言著稱,成為唐朝晚期的名相。李絳喜實厭虛,他曾説:“身居要位,只圖惜身不敢直諫,是臣負於君王。若臣子為國為民敢於做出不順從聖上的事,而被治罪,是聖上負於臣子。”憲宗聽後讚歎説:“卿告朕人所難言者,疾風知勁草,卿當之矣”。
元和元年(公元808年),權宦吐突承璀要整修安國寺。他為討好獻媚皇上,擅自動工,立了一個功德碑,碑的大小高下與華嶽碑相同。並找時任知制誥的李絳,撰寫碑文,並答應付一萬貫錢的酬勞。而李絳得知後,極力反對,向唐憲宗上了一道奏章。他説,陛下治國有目共睹,現在卻要立功德碑,自我炫耀,難道是想招來天下的譏笑嗎?太宗創貞觀盛世,也未立碑,難道陛下的功德還能超過先祖嗎?請求皇帝制止此事。憲宗看了奏章,説了句“李絳是忠臣”,命令吐突承璀把碑拽倒。
崔羣以直言正論聞名於當時。當時,憲宗急於掃蕩盜寇,對能為朝廷聚財斂資之臣大加獎掖,故藩鎮州府因此迎合朝廷意旨,往往橫徵暴斂,向朝廷進貢。有一次,魏博節度使田季安進絹五千匹,資助修建開業寺。崔羣認為,師出無名,還會加重百姓負擔,奏請皇帝不要接受其進獻。處州刺史苗積,進獻了七百萬贏餘的賦税,崔羣認為接受這些錢,將失信於天下,請求賜還州縣,來解除特別貧困人家的賦税。崔羣前後奏議多合聖意,皇上無不聽納。
名列第十三名的韓愈,因文章而留名於後世,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韓愈雖然是一個文弱書生,可是在國家危難之時,大義凜然,臨危不懼,單身匹馬赴鎮州,宣慰亂軍,不費一兵一卒,化干戈為玉帛,平息鎮州之亂。韓愈宣慰鎮州之行,表現了一個文官的大智大勇、有膽有識。皇帝得知後,龍顏大悦,任命韓愈為吏部侍郎,不久,又晉升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二百七十年後,潮州人民為韓愈建廟立碑,知州王滌請蘇軾撰寫碑文。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讚道:“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而榜上的一甲前三名後來卻政績平平。賈稜中狀元后入仕,官至大理評事,也就是個八品官員;榜眼陳羽,官至東宮衞佐,因擅長作詩,與詩僧靈一,交遊甚厚,唱和頗多;倒是探花歐陽詹才情頗高,是自隋代科舉制度開創一百八十年以來,閩海泉州士子第一人,後人有贊歐陽詹的詩句“文筆破天荒,名震貞元龍虎榜”。
其他如馮宿,累官至河南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兵部侍郎、劍南東川節度使;許季同,官至監察御史、兵部郎中、京兆少尹、宣歙觀察使;庾承宣,官至檢校吏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劉遵古,官至刑部尚書、節度東蜀軍;李觀,官至太子校書郎;齊孝若,官至太常寺協律郎;萬璫,官至學士等。這些人,也都立下了推進歷史前進的蓋世功德,形成了超越時空的影響力。
(本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